16年前被盜 四川省圖書館部分失竊文物找回來了!
日前,四川公安機關偵破了16年前四川省圖書館文物被盜積案,追繳了一級文物《金光明最勝王經堅牢地神品第十八》、三級文物《魚雁集》。
陜甘古代壁畫保護科研機構攜手強強合作
甘肅省敦煌研究院“古代壁畫保護國家文物局重點科研基地”與陜西歷史博物館及西北工業大學“館藏壁畫保護修復與材料科學研究國家文物局重點科研基地”在陜簽訂框架合作協議。
云南:“數字化”助力民族文化保護傳承
云南借助數字化優勢,打造一批民族文化資源數據庫,推進民族文化有效保護與傳承,目前已建成云南少數民族古籍數據庫、云南少數民族語言文字資源庫、云南人口較少民族口頭傳統典藏數據庫以及云南邊疆少數民族農耕文化傳習共享平臺等等。
國有文物資源資產禁止贈予、出租或出售
日前,財政部、國家文物局制定印發《國有文物資源資產管理暫行辦法》(簡稱《辦法》),對文物資源資產的登錄清查、保護利用、資產報告、監督檢查等工作作出規范。
陜西審議通過秦始皇陵保護條例(修訂)
3月31日,陜西省人大常委會表決通過新修訂的《陜西省秦始皇陵保護條例》(簡稱《條例》),將原《條例》由29條修訂成37條,目的是進一步理順管理體制,細化保護措施,促進展示利用;該《條例》將于2021年5月1日起正式施行。
科技之燭照亮三星堆考古現場
考古發掘艙、集成發掘平臺、多功能發掘操作系統……一位在文物報道領域深耕多年的記者,親臨三星堆考古發掘現場后也不禁感嘆:現場太震撼了,考古科技刷新認知!
三星堆6號坑神秘木匣子身份待定 保護工作細致入微
三星堆遺址考古發掘隊從2020年12月份開始對6號祭祀坑展開發掘工作,6號坑內最重要的發現就是一個長方形的木匣子,發現3000多年前保存如此完整的木匣子,這在三星堆遺址考古發掘中尚屬首次。
科技助流失海外敦煌文物“回歸”:讓敦煌文化“活起來”
甘肅省科技廳立項支持敦煌研究院實施省級科技重大專項“敦煌石窟數字資產管理平臺構建與應用示范”國際科技合作項目啟動,旨在加快數字絲綢之路建設,不斷推進敦煌文化傳承與傳播,落實“海外敦煌文物數字化回歸”。
壯鄉奮進廣西有戲
“藤纏樹,樹纏藤,山歌歲歲牽紅繩;天若有情天亦老,不老壯家唱歌人……”元旦之夜,2021新年戲曲晚會在央視一套播出。晚會由中宣部、文化和旅游部主辦,廣西戲劇院創排的彩調劇《新劉三姐》作為壓軸戲亮相,其中的經典曲調和現代山歌驚艷熒屏。
山東新發現17處石窟寺文物 將編制石窟寺文物名錄
自2020年7月山東啟動石窟寺專項調查工作以來,陸續新發現濟南南部山區北玉潭寺遺址造像、平陰寶峰寺摩崖造像等17處石窟寺文物。
保護傳承利用“三山五園”金名片
近年來,北京市在推進全國文化中心建設過程中,堅持城市保護和有機更新相銜接、內涵挖掘和活化利用相統一、保護傳統和融入時代相協調,不斷強化“首都風范、古都風韻、時代風貌”的城市特色。“三山五園”地區的保護傳承發展,就是文化創新發展、文物保護傳承利用的一個典型代表。
建設“博物館之城” 北京去年新增14家博物館
北京建設“博物館之城”的步子正在穩步邁進,記者從市文物局獲悉,截至2020年底,本市正式備案博物館總數達197家,新增了14家。目前約一百家博物館已恢復開放。
100家博物館恢復開放
北京建設“博物館之城”的目標正在悄然推進。昨天,記者從市文物局獲悉,截至去年年底,本市正式備案的博物館總數達到197家,新增了14家。目前約100家博物館已恢復開放。
守護文明根脈 促進交流互鑒
人類要應對共同挑戰、邁向美好未來,既需要經濟科技力量,也需要文化文明力量。蘊藏在歷史文化遺產中的精神內涵,是人類來時的路標,也是未來前行的動力。完成文化傳承的歷史使命,需要我們守護好文明根脈,用歷史智慧的結晶更好地服務于人的全面發展和社會進步。
文化類綜藝打破“綜N代”魔咒
在國產文化綜藝的序列里,作為央視總臺強勢文化IP的《國家寶藏》自推出以來便備受關注。這檔節目自2017年首季播出,在第二季收官之后,第三季遲遲不曾亮相。2020年的最后一個月,千呼萬喚始出來的《國家寶藏》第三季終于開播,再度收獲超高口碑。
堅定文化自信 講好文化遺產保護的中國故事
福州全力推進全國歷史建筑保護利用試點城市建設,積極構建全市域、全體系、全要素的歷史文化名城保護格局,成為中國文化遺產保護的一個重要范例。
歷時兩年考古發掘公布重要成果 “金中都城防體系基址”重見天日
歷經兩年的考古發掘,作為北京建都之始的金中都遺址考古取得重要成果,這將為了解金中都城墻的形制結構和營建方式提供依據。此外,到2022年,以現存城垣遺址為核心的“金中都遺址公園”有望開工建設。
湖南寧鄉市出土一萬多枚“窖藏”宋代古錢幣
記者12日從湖南寧鄉市文化旅游廣電體育局獲悉,寧鄉市流沙河鎮花林村近日出土一萬多枚“窖藏”古錢幣。據當地文物保護部門干部孫丙麗介紹,這批清理出的古錢幣絕大部分鑄造于宋代。
羅城遺址新發現:楚文化入湘可追溯至春秋中期
“這些遺跡表明文獻記載的楚人遷羅事件并非空穴來風,羅城遺址可能是楚國安置羅國遺民的地方。”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館員、羅城遺址考古項目負責人盛偉說。
江西出臺保護南昌漢代海昏侯國遺址辦法
記者從南昌漢代海昏侯國遺址管理局獲悉,《江西省南昌漢代海昏侯國遺址保護辦法》已經江西省人民政府第59次常務會議審議通過,并于1月5日正式向社會公布,自2月1日起施行。
讓長城活起來傳下去
國家文物局局長劉玉珠說,今后要加大推進長城保護領域創新力度,創新長城保護項目管理模式,啟動長城監測預警體系建設,更好地發揮長城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的獨特作用。
“十三五”山東博物館數量增長71% 初步建成特色博物館體系
山東省博物館總量、一級博物館數量、二級博物館數量、三級博物館數量、非國有博物館數量及新晉級革命類博物館數量六個指標,均居全國第一,初步形成富有山東特色的博物館體系。
2020,演藝文博“云”中來,從“自救”到下一個風口
每年12月31日晚在人民大會堂舉行的北京新年音樂會,已經不間斷舉行了24屆。今年的北京新年音樂會移師線上,主辦方將把前24屆音樂會最華彩的樂章濃縮和精編成一臺兩個小時的演出。
唐“九成宮”遺址發現疑似唐高宗與武則天寢殿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專家在位于陜西麟游縣的隋仁壽宮唐九成宮4號殿遺址,發掘出了隋唐兩代宮殿建筑基址及500余件各類遺物,經推斷4號殿可能為唐高宗與武則天寢殿。
圓明園啟動“修復1860”三期:首次修復琉璃,再現彩色西洋樓
本期將首次對西洋樓遺址出土的西洋紋飾琉璃構件進行修復,再現盛時西洋樓多彩的園林景觀,顛覆大眾對西洋樓目前灰色石刻的印象。
陜西唐九成宮遺址考古發現“粉壁、涂泥”歷史見證
隋仁壽宮、唐九成宮4號殿遺址考古發掘成果24日公布,考古人員發現唐代殿基陡板石面都以白灰裝飾,是“粉壁、涂泥”的歷史見證。
寧波慈城東門村遺址:五千年時光更迭這個聚落從未缺席
12月17日,浙江省寧波市文化遺產管理研究院公布了江北區慈城鎮東門村遺址考古發掘成果。這是一處延續5000余年的聚落,從中發掘清理出各時期遺跡現象179處,出土完整或可修復文物標本近600件。
將非遺融入生活:南開女生帶千年木葉盞上“直播”
她剛從南開大學旅游與服務專業畢業,與身邊幾個志同道合的年輕人成立了“靜象文化空間”,致力于在全國找尋寶貴的非遺技藝,希望用現代產品運營和傳播模式,讓傳統文化被更多人知曉,重新煥發生命。
他們是考古青年:用青春年華追求考古學的中國特色
奔向田野、叩擊遠古文明大門的考古青年,立志用美好的青春年華,追求考古學的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人生的寶藏,就在考古的田野里。
西安發現2000多年前秦漢都城“后宮”
位于陜西省西安市閻良區的秦漢櫟陽城遺址又有考古新發現,考古工作者在遺址的三號古城發現多處浴室、壁爐、灶爐等設施,推斷這里應為2000多年前秦漢都城的“后宮”生活區。
漢畫:一座巨大的無字碑
漢畫因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永恒的魅力,不斷吸引著海內外的藝術家、研究者從不同的角度展開探討。但無論從哪個角度,不了解其背景與內容,就圖式、喪葬、意義等方面的解釋總是淺顯的。藝術學家張道一先生所著的《漢畫故事:刻在石頭上的記憶》一書,討論的正是漢畫的歷史背景與真實內容。全書總錄211條故事,名為故事,實為研究,是對漢畫內容來源的清晰梳理。
第三屆全國文物保護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第四次全體會議在京召開
12月16日,第三屆全國文物保護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第四次全體會議在京召開,總結“十三五”時期全國文物保護標準化工作,部署下一階段工作任務。
山西發現周朝王卿高級貴族墓地 出土虢國重器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9日發布重大考古新發現,當地考古人員在山西垣曲發現9座春秋早期的王卿高級貴族墓葬,出土帶有銘文的銅器近50件套。
野蠻發掘!國家文物局約談淄博市人民政府
國家文物局日前約談淄博市人民政府和有關部門負責人,指出該市臨淄區某建設工地11月發生的違法發掘古墓葬案件嚴重違反考古工作規程,野蠻發掘。
河南靈井鳥雕入選 “2020年度世界十大考古新發現”
近日美國考古學會主辦的《考古Archaeology》雜志評選出了2020年度世界十大考古發現,出土于河南靈井“許昌人”遺址的微型鳥雕像入選。
頤和園開放耕織圖景觀歷史文化展 展示中國農桑文化
正值頤和園建園270周年,頤和園耕織圖景觀歷史文化展經過近一年的升級改造后于1日重新向游客開放。展覽通過大量的展品、歷史照片、歷史繪畫和珍貴檔案,講述了頤和園耕織圖景區的歷史變遷,生動展現中國以耕、織為代表的農桑文化。
內蒙古陰山以北草原地區首次發現典型匈奴墓群
近期,在內蒙古錫林郭勒盟蘇尼特右旗額仁淖爾蘇木(蘇木,蒙語,意為鄉)吉呼郎圖嘎查(嘎查,蒙語,意為村)發現120余座匈奴墓群。
為文化自信提供堅實支撐
多年來,中國考古文博界通過組織文物出境展、舉辦世界考古論壇、邀請國外學術機構參與中國考古研究等方式,在促進文明文化交流、講述中國故事方面進行了很好的探索。
長城守護者:他走遍每一座烽火臺,說這是山里人的本分
6年前,在明長城腳下生活了一輩子的賀文希被當地文物管理所聘為長城保護員;6年間,賀文希的足跡遍布了這里的每一座烽火臺。
五項考古新發現讓夏文化更可信
國家文物局召開“考古中國”重大項目重要進展工作會,五個項目均是圍繞夏文化進行,從不同角度解讀與夏朝同期或接近時間段內、不同地區文化之間的關系。
中國藏族黑陶的“壯志雄心”:淘海外 火鄉村
黑陶是中國藏族文化藝術的結晶。黑陶制品特點是黑、薄、光,在不同光線下能呈現紫、靛、銀等色澤,有著“黑如漆、光如玉”的美譽。中新社記者近日走進藏族黑陶之鄉——云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市尼西鄉,憑借黑陶近年來在中國市場的成功,信心倍增的“黑陶之鄉”嘗試走向海外市場,并著手開發鄉村旅游。
外籍學者癡迷甬學:想在世界史上給寧波補上一筆
“在中國現存的地方志中,編撰于宋代的不到30部,其中有3部來自寧波。”說這話的,并不是土生土長的寧波人,而是一名碧眼高鼻梁的外籍學者。因為癡迷甬學,他留在浙江寧波工作,并起了個中文名字:賀龍飛。
近200名兩岸青年“云游”湖北非遺
為期兩周的“非遺所思”兩岸非遺文化嘉年華活動正在武漢舉行,本次活動采取線上與線下結合的方式,把兩岸非遺傳承人和手工藝人連接在一起,引領兩岸青年共同感受璀璨的非遺文化。
清華簡又見長篇書類佚篇
《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拾)》成果發布會20日召開,新整理出的五種八篇竹簡包括《四告》四篇、《四時》、《司歲》、《行稱》和《病方》,都是前所未見的佚文。
跨國追索25年!文物回家路為何如此艱辛?
近日,國家文物局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了文物界的一件大事:經過了長達25年的跨國追索,68件流失英國文物終于回歸祖國。25年前,它們是如何被發現的?為何歷經四分之一個世紀才又重回祖國懷抱?這當中經歷了哪些艱辛和曲折?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大樓主體結構竣工 計劃2022年中開幕
位于維多利亞港沿岸的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大樓主體結構18日正式竣工。博物館預計將于2022年中開幕,屆時將有約800件文物從北京故宮博物院運抵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展出。
752部!第六批國家珍貴古籍名錄公布
南京圖書館藏北宋本《禮部韻略》。文化和旅游部供圖 國內已知有紀年的最早雕版印刷品是哪一部?清朝的北京城彩繪大地圖有哪些特點?文化和旅游部公布第六批國家珍貴古籍名錄和第六批全國古籍重點保護單位名單,共有752部珍貴古籍、23個古籍保護單位入選,一系列不為人知的珍貴典籍在其中亮相。
山西黃河岸發現一座4500年前的石寨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日前發布考古成果稱,考古工作者在偏關天峰坪遺址發現一座距今約4500年的小型石寨,為探尋石頭砌筑技術在黃河東岸的發展軌跡提供了線索。
老子文化研討會在河南鹿邑舉行
日前,由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河南省文聯、河南省民間文藝家協會、周口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主辦的“唱響黃河文化講好老子故事”全國老子民間故事研討會在老子故里河南省鹿邑縣舉行。
圓明園將重建?國家文物局表態
??對于全國人大代表提出的關于“重建圓明園,加強國家愛國主義文化建設的建議”,國家文物局經商北京市政府答復稱,遺址以斷壁殘垣告誡后人勿忘國恥、警鐘長鳴,重建圓明園缺乏必要的考古及歷史文獻依據,且將改變圓明園遺址被列強破壞的歷史現狀,應慎重論證其必要性和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