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公元前一世紀陸上“絲綢之路”全面鑿空,東西方文化伴隨著貿易的發展,在靜水深流下暗涌。在之后的數百年時間里,佛教藝術也在駝鈴陣陣與梵音緲緲中一路東進,在絲路沿線落地生花。四大古老文明終于在一個東西方的十字路口相遇,并碰撞出一朵前所未有的藝苑奇葩。這個路口,叫敦煌;這朵奇葩,叫莫高窟。
作為玉門關與陽關的交匯之所,敦煌自公元四世紀開始了莫高窟的營建,歷經十六國、隋、唐、五代、西夏、元的興建,終成浩浩湯湯、橫無際涯的今日大觀。在燦若星河的敦煌壁畫里,可以看到出使西域的張騫(莫高窟323窟),可以看到打敗土蕃的歸義軍張議潮(莫高窟156窟),可以看到身著奇裝異服的外國王子群像(莫高窟85窟),可以看到來自西域的樂器表演隊(莫高窟220窟),可以看到助林梁夫婦尋見佛光寺的五臺山圖(莫高窟61窟)……還有那些跳著胡旋舞的伎樂、反彈琵琶的飛天、自由穿梭于山林間的九色鹿王,都在天國的世界里呈現出人間的煙火氣息。它們是對佛教文化與藝術最佳的注解,更凝固了河西走廊一千多年朝代更替中的滄海桑田。
魯迅先生曾說:“向外,在攝取異域的營養;向內,在挖掘自己的魂靈”,這也是敦煌的寫照。敦煌在這一千多年的時光里從未止步于探索,它將外來文化與本土文化融合成新的藝術樣式,賦予信仰更多的時代精神,鼓舞著不同領域的人們,照亮著世人的精神世界。這背后參與創新的人們除了古代的畫師、雕工、建窟匠人,更有一代代的敦煌守護者。在漫漫大漠風塵里,他們與青春作伴;在昏暗偪仄洞窟里,他們以青燈照壁。他們用自己滿腔的熱血為動力,進行著年復一年的洞窟清理、測量、臨摹、修復工作。
與莫高窟隔河相望的沙丘上,有一塊玄色的墓碑,上書“敦煌守護神”,它屬于第一代敦煌守護者——常書鴻。事業巔峰時,他放棄了在法國的美術生涯,歸國將自己交付給了敦煌,在寂寞沙洲的冷冽世界里,無怨無尤,繼續構筑著藝術天堂。如今,他正對著莫高窟的標志性建筑“九層樓”,看赤色飛檐,人流如織,蔚為壯觀。在幾百米外敦煌研究院的一個安靜的小院落里,佇立著的一座名為“青春”的雕像,微微前傾的身體邁著前進的步伐,正是時代里的風華正茂與意氣風發。雕像的原型是“敦煌女兒”——樊錦詩。自1962年大學實習開始,她與敦煌結緣近60年。她伴隨著改革開放后敦煌的再度輝煌,大步推動石窟數字化的進程,拉近了敦煌與整個世界的距離。她是青春里那朵永不凋零的花。
一甲子,朝如青絲暮成雪;一青春,此心安處是吾鄉。敦煌的守護者們,用赤忱澆灌著黃沙斷崖間的瑰寶,將真和美歌唱給寂寞的人們,從過去到未來。
8月4日晚21:20,《似是故人來》節目第三期將于中國網、江蘇衛視、愛奇藝同步播出。節目中,中國網總編輯王曉輝將與文物保護杰出貢獻者、敦煌研究院名譽院長樊錦詩,敦煌研究院院長趙聲良,敦煌研究院副院長蘇伯民一起,走進光怪陸離的壁畫世界,探索敦煌藝術永葆青春的秘訣。(作者:李小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