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州古城 白塔巍巍 歷經千年的城市坐標
去過內蒙古首府呼和浩特的旅客,對于“白塔國際機場”應該不會陌生,但很多人可能不知道這一名字的來源。白塔是一座遼代古塔,位于機場東南方5公里左右,歷經千年滄桑,見證著草原絲綢之路的發展和城市的變遷。
白塔名為萬部華嚴經塔,是遼代華嚴宗佛寺的一座藏經塔,因為塔身涂了白堊土,通體潔白,故俗稱白塔。塔通高55.6米,為八角七層樓閣式磚塔,基座砌蓮瓣、平座欄桿和束腰,具有遼代佛塔的典型特征。遼代佛教文化非常發達,修建的佛塔數量很多,中國北方地區現存遼代佛塔百余座。部分遼塔破損嚴重,內蒙古赤峰市武安州遼塔的保護問題,就引起了國家重視,而萬部華嚴經塔是現存遼代佛塔中保護較好的一處。
萬部華嚴經塔位于呼和浩特市賽罕區白塔村遼代豐州城遺址內。豐州城始建于遼神冊五年(920年),為遼天德軍駐地,具有重要的交通和軍事地位。豐州一帶是典型的十字路口,從這里向東通往西京、中京和上京城,向南進入中原,向北越過陰山進入漠北,向西進入西夏和河西走廊乃至西域。遼代在這里設置州縣和軍事駐守機構,保障了邊疆的穩固,也保證了草原絲綢之路的暢通,促進了經濟文化交流和多民族融合。現存豐州城遺址平面呈長方形,長約1100米,寬約1000米。城墻為夯土筑成,殘高2-10米,有馬面、角樓等遺跡。東、南、西三面辟有城門,并加筑甕城,地表散布遼代磚瓦、陶瓷片等。城內曾出土錢幣和瓷器窖藏,窖藏中有一件國寶級文物——元代鈞窯瓷獸足香爐。城中的白塔大約修筑于遼興宗至道宗時期(1031年-1101年),建成后成為豐州城的標志性建筑。
金大定二年(1162年),曾重修豐州白塔。塔內一層回廊曾鑲嵌9塊金代石碑,現存6塊,從碑刻文字可以了解當時豐州的城市布局。城內有東南、東北、西南、西北四坊,還有牛市巷、麻市巷、染巷、酪巷等行業街區,可見豐州城不僅規劃齊整,而且工商業發展水平很高。碑文中出現了不少以漢族姓氏命名的村莊,如李家戶、薛家村,也有以女真語官銜來命名的村落,如長壽謀尅莊、摑剌乙里堇村等,還有東西使族、西通使族、移室族等部落名稱,反映出當時豐州及其周邊地區多民族交錯雜居的情況。
這座千年古塔最值得稱道的是分布在7層塔內回廊中的數百條歷代游人墨書題記。這些題記從金代延續至民國時期,最早的題記有“大定二年”字樣。題記不只有漢文書寫的,還有契丹文、女真文、蒙古文乃至古敘利亞文、古波斯文等,堪稱豐州地區多民族文化交流融合的寫照。類似“完顏乞汎”這樣的署名題款,體現了金代漢文使用的普遍性,即使在女真文通用時,也有用漢文直書女真語名的現象。金代的多條題記中提到此塔為“豐州塔”,當時的豐州塔不僅是城市的標志,也是城中重要活動的舉辦地,是名人大家紛紛登臨的寶塔。
元初,名臣劉秉忠途徑豐州,留下《過豐州二首》,其中一首寫道:“晴空高顯寺中塔,晚日平明城上樓。車馬駢闐塵不斷,吟鞭斜裊過豐州。”詩中首先提到的就是豐州的標志——“寺中塔”。塔中元代題記漢文居多,還有的用八思巴字母拼寫漢語,或是將八思巴文和漢文兩種文字對照并書。塔內曾出土元代初期“中統元寶交鈔”,是國內目前發現最早的由官方正式印刷發行的紙幣實物。
元代草原絲綢之路更加繁盛,大批商旅穿越草原往返歐亞。歐洲旅行家馬可·波羅就是沿這條路來到中國,并在豐州及其周邊停留,然后從豐州向東到達元上都(今內蒙古錫林郭勒盟正藍旗元上都遺址)。在《馬可·波羅行紀》中,對于豐州的記載為“天德州”,這是自遼以來當地民眾對此地的俗稱。
遼金時期豐州地區以漢人為主,契丹、女真雜居共處。元代豐州地區的主要居民為蒙古族汪古部。汪古部與成吉思汗家族聯姻,他們信奉基督教聶思托里派,在中國稱為景教。景教與中國文化融合很深,許多景教信奉者也是儒學的推廣者。由于景教源自敘利亞,因此在景教信徒的墓石上經常出現古敘利亞文。萬部華嚴經塔中的敘利亞文題記,由景教信徒所書寫,體現了當時多元宗教的和諧并存。
明代俺答汗修筑歸化城,將城址往西遷移幾十公里,豐州城因此衰落并逐漸廢棄。清代又在歸化城旁修建新的綏遠城,成為今天呼和浩特這座城市的基礎。歸化城蒙古語稱為“庫庫河屯”,即呼和浩特,意為“青色的城”,因此呼和浩特又被稱為“青城”。
隨著城市的發展和不斷擴大,廢棄荒野的豐州白塔再次成為城市的地標。呼和浩特國際機場修在白塔附近并以白塔命名。萬部華嚴經塔和豐州故城遺址均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為保護古塔,觀眾已不能登臨塔內,在塔旁設有展廳,展示了一些歷史圖片。文物部門正在對展廳進行完善,力圖用現代化手段將塔內文物、題記、碑刻等呈現給觀眾。
(作者:康建國 內蒙古社會科學院草原文化研究所副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