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貴陽10月29日電 題:屯堡文化何以見證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
——專訪中國社會科學院古代史研究所研究員、中國明史學會副會長張金奎
作者 鄧萬里
在中國貴州安順,聚居著一個與眾不同的群體,他們在建筑、語言、服飾、習俗等方面形成了獨樹一幟的“屯堡文化”。屯堡文化如何形成,有何歷史價值和現實意義?海外有無類似文化現象?中國社會科學院古代史研究所研究員、中國明史學會副會長張金奎近日就此接受中新社“東西問”專訪。
現將訪談實錄摘要如下:
中新社記者:中國古代的屯堡形成有著怎樣的歷史背景和社會功能?
張金奎:屯堡的出現和中國古代的軍士屯田有直接關系。用士兵屯田來解決軍隊的部分給養,在中國有著悠久歷史。
從漢朝到宋朝,屯田主要在邊疆地區進行,元朝的時候把屯田制度推廣到內地。明朝繼承了元朝的制度遺產,不僅大范圍實行衛所制度,還大力推廣軍士屯田,寓兵于農、以屯養兵。
明代的衛所制度是一種軍事制度,旨在保衛國家邊境安全和維持內部穩定。朝廷依據不同地區的實際情況,把衛所的軍士按不同比例,確定為相對專職的屯田軍,在駐地附近或周邊地區開墾荒田,作為軍屯田。
每個衛所面對的安全形勢不一樣。在仍存在軍事沖突或者有潛在軍事斗爭需要的地方,屯田軍不僅要從事日常農業生產,也需做好重新拿起武器參戰的準備,處于“亦軍亦農”狀態。這就出現了軍屯的副產品屯堡。
屯堡即屯軍住居之地。明代時期,不僅在貴州,在很多地區都存在這樣的屯堡。各地屯堡的具體形態和功用也有所不同,但有兩大功能是共有的:一是軍事防御功能,也就是在敵人來襲的時候,屯田的軍士和協助他們生產的家屬,可以迅速撤進城堡內,避免遭受嚴重損失;另一功能是在和平時期可以作為屯糧的倉儲地和屯軍、軍戶的生活場所,相當于軍事化的小城鎮。
中新社記者:極具代表性的貴州安順屯堡有何獨特之處,為何被稱為明代歷史的“活化石”?
張金奎:到了清朝時期,絕大部分衛所被撤銷,原來的衛所軍戶也逐漸融入當地人群。像安順屯堡這樣,至今依然大體保持明代衛所架構的原貌,在中國其他地方已很難見到。
安順屯堡源于明朝初年實施的“調北征南”軍事行動以及隨后的“調北填南”政策,主要作為軍屯的附屬設施而存在,倉儲和生活方面的功能發揮得更多一些。因此大多分布在軍屯地相對集中的交通要道附近,同時盡可能離山地或水源近一些,便于利用山勢構筑防御設施或采集生活用水。
安順屯堡的最大特點是集中連片分布,基本維持了原貌,且保留下一支以明代衛所軍戶后裔和衛所依附人群后裔為主體的漢族亞人群,稱之為“屯堡人”。
600多年過去,人們還能見到穿著青、藍、綠大襟長衫的婦女,她們的長衫鑲著寬邊,腰中系著絲帶,頭上梳著鳳頭笄,上插玉簪和銀器,穿著腳尖上翹的鞋。他們的著裝打扮,帶有明顯的明代服裝元素。不僅是穿著,屯堡人還傳承著先民們的文化個性,他們的語言與江淮口音多有相似之處,演繹的花燈曲調帶有江南小曲的韻味;他們的習俗彰顯著以傳統漢文化為母體的鮮明特色。
這些寶貴的文化遺產,為人們了解、感受、研究明代歷史,提供了鮮活素材。比如對軍戶生產生活實際形態的研究是明代衛所研究的重要課題,安順屯堡留下了大量珍貴的家譜、碑刻、文書等資料,對于進行軍戶家族的個案研究非常有幫助。
從這個角度來說,安順屯堡文化不僅是明代衛所研究的“活化石”,也是明代歷史的“活化石”。
中新社記者:有學者提出,屯堡文化見證了中華民族多元一體的歷史進程,您怎么看?
張金奎:各民族和睦相處是邊疆鞏固之根本。當時,衛所軍戶是中央政權在邊疆地區實施有效治理的具體落實者,他們樂意把自己從中原帶來的相對先進的農業技術、文化知識等傳播給當地的少數民族,有效促進了邊疆地區的發展。
衛所軍戶進入西南地區后,真正意義上的武裝沖突并不多,且持續時間都不長。無論是衛所軍戶還是他們的后裔,在與當地少數民族的交往中,基本都是以和平方式進行的。
屯堡文化也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堅韌不拔民族性格的體現。當時的軍人奉命屯守、遠離故土,付出了巨大犧牲,具有強烈的家國擔當和奉獻精神。在這片完全陌生的土地上,他們克服了重重困難,扎下了根,和當地的少數民族逐漸聯為一體,共同為這片土地的繁榮發展貢獻著力量。
600多年來,屯堡文化既與當地不同文化之間共同互補、和諧相處,同時也保存了自身特點,展現出中華民族多元一體、和諧共存的精神。
中新社記者:在海外尤其是西方社會,有無類似文化,和中國的屯堡文化有何異同?
張金奎:近年來,屯堡文化以其豐厚的歷史底蘊和獨特的地域特征引起海內外學術界廣泛關注,有關學術研究已涉及歷史學、民族學、社會學、建筑學等多個學科。
在西方國家,當然也存在由軍事移民、軍事城堡演變而來的村鎮聚落,但和中國的屯堡文化不同。西方國家由軍事城堡發展而來的城鎮僅是城市化的一個類型,基本上不存在民族文化交流互鑒、民族融合發展,也不存在對幾百年前的生活樣態“頑強保留”的現象。(完)
受訪專家簡介:
張金奎,中國社會科學院古代史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歷史學院教授,兼任中國明史學會副會長,主要研究方向為明代軍事史、軍事社會史、政治史等,專(合)著有《明代衛所軍戶研究》《明代錦衣衛制度研究》《晚明社會變遷:問題與研究》《宏觀中國史·盛世卷》等明代史研究作品。
關于我們? 合作推廣? 聯系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互聯網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