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流水的故事,是中華文化意象中的一段傳奇。晉國琴師伯牙撫琴,無論志在高山還是流水,楚國樵夫鐘子期總能會意。“高山流水”遂成知音的代稱,也喻琴音的絕妙。
高山流水遇知音,在《列子·湯問》中就有記載,又被《呂氏春秋·本味》補充為子期死,伯牙破琴絕弦,終生不復鼓琴。高山流水的故事被后世傳為佳話,明代馮夢龍《警世通言》開篇便是《俞伯牙摔琴謝知音》。
我們很幸運,《高山流水》的琴音,至今仍能聽到。9月3日、10日、11日,中國煤礦文工團、國家圖書館、中國藝術研究院共同打造的《古籍里的古曲》系列音樂會,在國圖音樂廳上演。3場音樂會從50余部古代典籍中選取了36支古曲,以“匯流澄鑒”之心,于“望月懷遠”之境,品“人生況味”之意,其中,就有古琴曲《高山流水》。
《高山流水》古琴曲作為中國十大古曲之一,本為一曲,在唐代分為《高山》《流水》二曲。《高山流水》的曲譜最早見于明代朱權《神奇秘譜》,歸入《太古神品》中。
據史料記載,唐譜《高山》為四段,《流水》為八段;今所見《流水》一曲,多為清代四川琴師張孔山所改編的九段曲;現在廣為流傳的《高山流水》一曲,則是近代琴家侯作吾根據清人唐彝銘所編《天聞閣琴譜》中的《高山》《流水》二曲譜糅合而成;民國以后,古箏藝術家取材伯牙子期的故事創作古箏曲《高山流水》,亦成為如今古箏的代表曲目之一。
古籍不會說話,但藏在古籍中的古曲,能夠在今天還原為一場場音樂會。我們能聽到的歷史,越千年。
《神奇秘譜》《太古遺音》……聽名字就很神奇很古老
古籍是中華文明的載體,作為一個善于用文獻記錄歷史的民族,先賢在漫長的音樂發展史上留下了卷帙浩繁的音樂文獻。古代音樂文獻的類型,主要有正史中的樂志、律志,專史、匯編中的音樂專題,類書中的音樂文獻,音樂篇章和專著等。林林總總,體例各異,豐富多彩,令人感嘆。
國家圖書館古籍館副館長陳紅彥說,音樂會在創作過程中,主創人員懷著對古籍古曲的尊重,懷著對祖先創造力和想象力的崇敬,希望通過古曲的表達,講述古籍的故事,追尋古人的情感,令觀眾享受古籍古曲之美。
《神奇秘譜》,聽名字就是一本神奇的書。音樂會中的《酒狂》《離騷》《高山流水》等曲目,皆出自其中。
音樂會撰稿馮必烈介紹,《神奇秘譜》是明太祖之子朱權編纂的古琴譜集,成書于明初洪熙乙巳年(1425),是現存最早的中國琴曲譜集。書中所收64首琴曲是編者從當時“琴譜數家所裁者千有馀曲”中精選出來的,其中頗有一些歷史上很有影響力的名作。
《太古遺音》,聽名字就是一本所記之曲十分古老的書。《太古遺音》原為宋田芝翁所纂,計有三卷;南宋嘉定年間的楊祖云更名《琴苑須知》,獻之于朝;明永樂年間的朱權得之于涂陽,又根據得到的幾種版本重加校定,定為二卷,仍名《太古遺音》;明正統年間,袁均哲又據朱權本及諸家琴譜編成《太音大全集》五卷,有多種版本傳世。本次演出的古曲《歸去來辭》就出自其中。
音樂會中的古曲《傾杯樂》,出自五代后唐時期抄錄的曲項琵琶譜《敦煌樂譜》,《月兒高》出自明代抄本琵琶譜《高和江東》,《關山月》出自《樂府詩集》,《哀郢》出自《楚辭章句》,《關雎》出自《詩經》……一些久已絕響的古代名曲陸續從中發掘出來,不少動聽的旋律又重新吸引當代聽眾。
有的古曲在當代被重新編曲后,獲得了新的生命力。“我們對旋律的局部做了一些調整,使其更符合當代觀眾的審美。”音樂會編曲張忠平介紹,比如《廣陵散》原為古琴曲,為了烘托聶政刺韓的殺伐之氣,這次在音樂會中加入了彈撥樂器和打擊樂器,讓觀眾感受到刀光劍影的場景。
意大利樂師德里格曾為康熙皇帝創作了12首小提琴奏鳴曲,這是傳入中國最早的歐洲音樂之一。這次演出的《德里格小提琴奏鳴曲》,曲譜藏于國家圖書館,尋到書后,張忠平不僅僅是將曲譜還原,還將其與《茉莉花》做了融合。
音樂滲透在世間的每一個角落
音樂文獻與音樂實踐,也從黃鐘大呂到洞簫牧笛,從樂府到教坊,雅俗變幻,滲透在世間的每一個角落。
最早的“宮商角徵羽”的名稱,見于距今2600余年的春秋時期。《管子·地員篇》中,記載有通過數學運算獲得“宮、商、角、徵、羽”五個音的科學方法,這就是中國音樂史上著名的“三分損益法”。這從理論上奠定了我國古代樂律學的基礎。
周朝時,“大司樂”設立,政府部門有了管理音樂的機構。周秦音樂文化是中國音樂高度發展的重要坐標。
公元前221年,中央集權的秦王朝為了適應政治上的大一統,和文化管理上一體化的需要,設有專門管理音樂的官署——樂府。之后的西漢政權,又擴大了樂府的機構和職能。當時的政府重視民間俗樂,令樂府四出,收集“趙、代、秦、楚之謳”,且兼收并蓄,西域、北狄等邊遠民族的音樂也與中原音樂融合。
魏晉南北朝期間,戰亂頻仍,社會動蕩,但民族遷移也讓邊疆、異域的音樂文化與中原產生了廣泛交流,成為音樂史上一個承前啟后的重要時期。隋唐重新統一,文化的開放更使音樂達到一個發展高峰。
宋代,城市經濟逐漸繁榮,市民階層擴大,社會音樂活動的重心由宮廷走向民間。瓦肆勾欄之中,詞調音樂、說唱音樂、戲曲音樂得到迅速發展。到了明清,隨著手工業及商品經濟的發展,市民音樂逐漸成為主流,說唱、戲曲、民間歌舞,得到更加廣泛的傳播。
移風易俗,莫善于樂
古代真實的音樂是什么樣的,有什么樣的樂理,有什么樣的樂譜,我們不得而知。答案或許在“六經”之一的《樂經》中,遺憾的是,《樂經》失傳久矣。
律即音律,古人認為,帝王管理各種事務,并創立各種規則,使得萬物各有節律,并朝一定方向發展,而萬物都受六律的控制,六律是萬物的根本。
而“六律”,其實是指古代樂音的“十二律”,即“六律”和“六呂”。“六律”指黃鐘、太簇、姑洗、蕤賓、夷則和無射;“六呂”指大呂、夾鐘、中呂、林鐘、南呂和應鐘。“黃鐘大呂”后來成了一個成語,形容音樂或文辭莊嚴、和諧。
古人認為,六律對于戰爭很重要,有個說法叫“望敵知吉兇,聞聲效勝負”,就是說觀察敵人的動向就能知道吉兇,聽聞敵人的聲音就能效驗勝負。周武王伐紂,從律管的回聲中,感受到了殷商的肅殺之氣,而武王的軍聲則與宮聲相合——宮代表君主。
在古人心中,音樂與政治相通。“宮”聲好比君主,宮聲紊亂,音樂就顯得荒廢,君主必定放縱;“商”聲好比大臣,商聲紊亂,音樂就顯得邪僻,大臣必定敗壞;“角”聲好比人民,角聲紊亂,音樂就顯得憂郁,人民必定怨恨;“徴”聲好比政事,徴聲紊亂,音樂就顯得悲哀,政事必定繁重;“羽”聲好比器物,羽聲紊亂,音樂就顯得高危,財物必定匱乏;五聲都紊亂,就叫“亡國之音”。
在中國古代的禮樂制度中,禮和樂就像兄弟,和而不同。音樂為了求同,禮儀是為了存異。音樂是天地和順的表現;禮儀是天地秩序的反映。音樂的最高境界是和諧。《史記·樂書》主題雖然是音樂,但基本是按照儒家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理想模型在講道理。
對古人來說,音樂從來不只是聲色之娛,而承擔著教化的功能。孔子說“移風易俗,莫善于樂”。《晉書·樂志》載“是以聞其宮聲,使人溫良而寬大;聞其商聲,使人方廉而好義;聞其角聲,使人傾隱而仁愛;聞其徵聲,使人樂養而好使;聞其羽聲,使人恭儉而好禮”。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蔣肖斌來源:中國青年報
關于我們? 合作推廣? 聯系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互聯網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