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流孕育生命,也孕育了人類文明。在距今約6200年至2500年的皖南地區,古老的郎川河緩緩流淌。磨盤山先民在這里依山傍水生活繁衍,除了捕魚,耕種、狩獵、采集樣樣在行,展現出閑適的生產生活圖景。
日前,磨盤山遺址入選2023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這個遺址位于安徽省宣城市郎溪縣,發現了馬家浜文化、崧澤文化、良渚文化、錢山漾文化、夏、商和西周—春秋時期的連續文化堆積。遺址延續時間長,譜系完整,是長江下游地區少有的連續時間近4000年的中心性聚落,可為長江下游地區的文化演進提供典型范例。
20世紀70年代,為治理郎川河水患,郎溪縣決定開掘新郎川河,正是這一決定讓磨盤山遺址得以重見天日。數十年間,歷經多次調查,考古專家基本確定這里為一處總面積約6萬平方米的新石器時代至商周時期的遺址。2015年,南京大學聯合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正式開啟對遺址的系統性發掘。
首次發掘,考古人員在遺址核心區布下10個探方,發掘出20余座崧澤文化時期墓葬。“每個人都非常興奮。”磨盤山遺址考古項目負責人、南京大學歷史學院副教授趙東升說,他與這處遺址已相伴近十載。隨后,發掘擴展至約30個探方,馬家浜文化時期墓葬也耀然于世。
更令人欣喜的是,在磨盤山遺址出土的隨葬品中還發現了少見的環太湖流域典型高等級禮器中的一類——崧澤文化大口缸。“這種禮制器物表明了該遺址在整個環太湖文化圈中的重要地位。”趙東升說。
2016年度,考古隊以東西向為主,再次布設探方,考古工作迅速推進。直到良渚時期文化層以及良渚時期、商周時期墓葬的出現,這處近4000年的連續文化堆積終于被揭示。
“既填補了時間軸上的文化缺環,也填補了皖東南地區文化走廊上的空白區域。”趙東升表示,該遺址對于探究該地區以及整個長江下游史前社會復雜化、文明化進程,青銅時代的中原化進程,認識多元一體中華文明在皖南地區的演進方式具有重要價值。
2022年,磨盤山遺址被國家文物局列入“考古中國”重點項目長江下游區域文明模式研究。隨后,第三次考古發掘啟動。截至目前,遺址共發掘清理墓葬343座,其中崧澤時代墓葬最多,達321座;出土可修復遺物4000余件。
“馬家浜文化、崧澤文化、良渚文化都是新石器時代重要的發展階段。可以說,馬家浜文化晚期的融合是崧澤文化‘朋友圈’誕生的基礎,而良渚文化的誕生是得益于崧澤文化圈的‘朋友’眾多。磨盤山遺址中的發現,表明其處于崧澤文化‘朋友圈’的重要位置。”趙東升說。
今天,透過對出土文物的研究闡釋,我們依稀可以看到磨盤山先民平等富足的生活圖景。
——出土文物中大量仿生形器物頗有特色,如吻部較短、腹圍較大的崧澤文化陶豬尊等,體現了當時人們的生活情趣。
——玦、璜、墜、蝶形器等大量玉器被發現,但隨葬品數量和玉器的有無與墓坑規格似乎并不相關,表現出較為平等和富足的社會狀況。
——少量墓葬中的大口缸等禮器性質隨葬品表明,當時已有一定的等級或財富差異;部分墓葬以大量石器或較多的網墜和陶質織網工具作為隨葬品,說明當時應具備一定的社會分工。
——遺物中網墜和陶觽自始至終所占比例都很高,說明漁業經濟發達;采集和浮選物中可見大量螺殼、魚骨等,較少的豬、鹿和牛等;石器大多有使用痕跡,表明與石器使用相關的手工業和農業較為發達。
“磨盤山遺址的文化因素呈現出多樣性。”在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王巍看來,遺址處于幾大文化區的中間地帶,又以馬家浜文化晚期到良渚文化早期的遺存最為豐富,可成為探討崧澤文化圈和良渚文化形成的重要參考。
聆聽泥土下的文明絮語,尋回一塊又一塊歷史文化“拼圖”,以實證推動中華文明尋根探源。趙東升說:“眼下,磨盤山遺址的各項發掘工作還在持續進行中,預計用一年左右時間就可以把整個墓葬群完整展現,更多的謎題將揭曉答案。”
關于我們? 合作推廣? 聯系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互聯網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