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逐水而居,城市因水而建。在北京3000多年的建城史中,始終蜿蜒著一條水的主線。雖然城中并無豐沛的天然水資源,但匠心獨具的古代北京城市建設者利用各種水利工程,巧妙地將“天然水系”與“人工水系”相融合,在老城內設計和創造出了令人震撼的河湖水系,構建出了北京完美的城市水利格局,彰顯了治水、理水、用水方面樸素的環保思想與高超的工匠技藝。
在2022年6月19日落幕的“北京中軸線歷史河湖水系保護主題展覽”中,我負責的北京水文化遺產團隊和以前一樣,再次用展覽向公眾介紹了老城河湖水系對中軸線形成和發展的影響。通過參觀,人們不僅可以了解到河湖水系的歷史文化內涵及生態現狀,更可以充分體會到中國古人在水文化中令人驚嘆的智慧。
在北京,無論專業人士還是社會公眾,都對中軸線上故宮博物院的排水防澇系統津津樂道。的確,如果能在大雨天看到故宮“千龍吐水”的奇觀,那真屬一大幸事。如果沒有交錯縱橫、處處聯通的明暗溝渠,故宮就不可能即使遭遇大暴雨也不出現明顯的積水;如果沒有依地勢而設的向外部水系排水的設計,故宮就不會成為體現古人智慧與匠心的都市內澇防治典范。
王崇臣給府學小學的同學們現場講解玉河故道
故宮北門正對著的是景山公園。作為北京中軸線的中心點,公園里的景山堪稱另一處城市水利建設的杰作。這座高度不到50米的小山并非自然形成,而是中國古代人民堆出來的。當時,人們改建宮城和護城河,從河道里挖出了很多泥土,拆除舊宮殿也產生了大量渣土。正是利用這些“建筑垃圾”,人們成功營造出了一處“有山有水”的城市景觀。這種樸素、智慧的生態環境改造方法,在現代依然具有可實踐的重要意義。比如北京中軸線北延長線上的奧林匹克公園,在建造時就采用了“挖湖堆山”的理念,為人們創造出了山環水繞的城市美景。可以說,這種因地制宜的做法最大限度繼承和發揚了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
在故宮附近、中軸線的一側,還有一座袖珍古城—團城。占地僅幾千平方米的團城宛若一個巨大的盆景,完善的雨水收集利用系統使城上精巧的建筑、繁茂的古樹屹立近千年而不倒。城墻上并未設置泄水口,地面上也沒有排水溝,那團城的雨水到哪里去了呢?秘密就藏在特制的鋪地青磚和它們下面的土層、涵洞與暗河里。每逢降雨,吸水性極強的鋪地青磚就會成為一個個“小水庫”。而且,這些磚是梯形的,鋪設時大頭朝上,小頭朝下,這樣磚之間就會留出三角形空隙,有利于雨水滲透到下面的土壤層里,繼而進入涵洞與暗河。經過如此精巧調蓄的雨水,不僅不會對城上的建筑造成危害,還有利于團城上的植物生長,使它們既不會在天旱時枯萎,也不會在多雨季節爛根。
古人的智慧傳承千年,沉淀出了今人的思考。在新時代北京城市建設中,從保持歷史河湖水系的位置、形態及文化內涵,到打造“水城共融,藍綠交織”的生態環境,建設者為展現歷史河湖的勃勃生機,傾注了大量心血。作為水系引水河道的南長河已通航多年,游客可乘船欣賞沿途景色,體驗京杭大運河皇家文化;南、北護城河是河湖水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兩岸綠意盎然、古色古香,吸引了人們前來觀鳥、賞魚、漫步、健身;前門三里河臨水居住區,經過景觀提升改造,還原了老北京院落特有的韻味,重現了水穿街巷、庭院人家的美好意境……這一處處與北京老城密切相關的水文化遺產,如一顆顆傳世的明珠,璀璨奪目,歷久而彌新。
除了和城市建設者一樣學習和思考外,我們的團隊在研究過程中還經常會被各種古代水智慧所吸引和震撼。當我們想到“剛性”城墻圍出的城市給人們提供的封閉、安全的生活環境時,同時也會想到成片天然湖泊與城外水系連通后體現出的“開放”與“包容”。在這種剛柔并濟的設計下,北京城成了一座山水園林之城,“六海映日月,八水繞京城”的盛景使其莊嚴卻不失靈動,充滿了人與自然和諧統一的魅力。正如英國科學史家李約瑟在《中國科技史》中所說,北京城的結構美學理念是一種“大自然的謙恭情懷與崇高詩意的組合”。
隨著我們研究的深入,北京老城水文化的亮點越來越多地顯現出來。無論在古代供水、排水、防洪、漕運等方面,還是現代都市水循環和景觀建設方面,這一文化都閃耀著生態韌性的耀目光輝。
從古老歲月中蜿蜒走來的北京老城河湖水系,不僅塑造了一座城,也為我們留下了數不勝數的水文化遺產。歷史中留存的叮咚水聲,始終在等待著我們長久的關注與回應。
王崇臣北京建筑大學環境與能源工程學院教授
關于我們? 合作推廣? 聯系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互聯網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