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10月11日訊 (記者 秦金月)10月11日,第四屆全國文藝評論新媒體骨干培訓班在長沙開班。培訓班旨在進一步加強網絡文藝評論人才和新媒體骨干隊伍建設,加強改進文藝評論新媒體傳播工作,推動文藝評論事業繁榮發展。
中國文聯黨組成員、副主席、書記處書記董耀鵬,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副主席兼秘書長、中國文聯文藝評論中心主任徐粵春,中國文聯網絡文藝傳播中心主任、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新媒體委員會主任郝向宏,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副秘書長、中國文聯文藝評論中心副主任楊曉雪,湖南省文聯黨組成員、副主席張純,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新媒體委員會秘書長胡建禮,湖南省文藝評論家協會主席、秘書長陳善君等出席開班式。徐粵春作動員講話,張純致辭,開班式由楊曉雪主持。來自全國各地文藝評論新媒體領域的60名學員參加培訓。
中國文聯黨組成員、副主席、書記處書記董耀鵬出席開班式(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供圖)
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副主席兼秘書長、中國文聯文藝評論中心主任徐粵春出席開班式并講話(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供圖)
徐粵春在動員講話中對學員提出四點希望。
一是夯實理論根基,把穩文藝評論方向盤。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建設新媒體文藝評論的理論體系、話語體系、評價體系,充分利用好新技術、新應用、新媒介,把握好新的評論載體、評論手段、評論方式,促進提高新媒體文藝作品的精神高度、文化內涵和藝術價值,真正履行好價值引導、精神引領、審美啟迪的重要使命,始終把握好新媒體文藝評論的政治方向、實踐導向、價值取向和審美志向。
二是緊跟時代步伐,提升新媒體文藝評論規律性認識。積極圍繞新媒體文藝評論開展思想性探索、經驗性總結、創新性研究,沉下心來做好網絡文藝創作、作品、現象研究,做好傳統文藝在新媒體平臺的創新傳播與審美路徑研究,加強對人工智能、虛擬現實等新媒體技術的研究探索,勇于在新媒體文藝評論領域開疆拓土、建功立業,不斷提升新媒體文藝評論規律性認識,以客觀、理性、專業、權威的評論引導輿論、引導市場、引導大眾。
三是發揚批評精神,弘揚網絡新風正氣。打磨好批評這把“利器”,充分發揮文藝評論的戰斗力、說服力、引導力,敢于表明態度,勇于發聲亮劍,提振昂揚銳氣,涵養新風正氣,積極蕩滌網絡文藝的“污泥濁水”,努力清除網絡生態中的“頑瘴痼疾”,以時代新風塑造和凈化網絡空間,積極營造風清氣正的網絡文藝家園,建設山清水秀的網絡文藝生態。
四是加強立德修身,提升修養學養。堅守藝術理想、學術理想,自覺弘揚正道,追求德藝雙馨,講品位、講格調、講責任,字里字外無差別,網上網下一個樣,不被“票子、圈子、面子”所裹挾,自覺踐行《中國文藝工作者職業道德公約》《中國文藝評論工作者自律公約》,在轉作風、正學風、改文風上持久用力,以清新剛健、文質兼美的新媒體文藝評論引導審美、引領風尚,在立德立言中成就自我、作出表率,展現青年文藝評論工作者的良好形象。
湖南省文聯黨組成員、副主席張純致辭(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供圖)
張純介紹了湖南網絡文藝評論發展概況。她認為新媒體時代傳統意義上的以專業文藝評論家和理論家為主體的文藝評論格局發生了重大變化,文藝生產、傳播、鑒賞、評論等環節,文藝的類型、形態、觀念、實踐也呈現出前所未有的變化,文藝工作的對象、方式、手段、機制出現了許多新情況和新特點,人民群眾的審美趣味、審美要求和欣賞習慣發生了很大變化。新平臺、新媒體為“講好中國故事”提供精彩而鮮活的樣本,豐富了人民群眾的文藝生活,滿足了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也為文藝評論帶來新的機遇和挑戰。為進一步做好新時代新媒體文藝評論工作,她提出三點體會,與大家共勉:一是堅守文藝評論的正確方向,二是堅守文藝評論的科學標準,三是堅守文藝評論的創新原則。
據悉,本次培訓班以“中國式現代化與新媒體文藝評論”為主題,將開展六次專家授課,并開設破冰研討、小組討論、學員論壇、現場教學等學習活動。其中,郝向宏圍繞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二十大精神作專題宣講,并講授《網絡文藝評論賦能新時代文化使命》,胡建禮講授《新媒體時代文藝評論的變與不變》,北京師范大學數字媒體系主任、教授周雯講授《虛擬現實影像藝術發展:從全景到智能》,中山大學藝術學院副教授、廣州動漫協會副主席、微信公眾號“小林”主理人林帝浣講授《新時期水墨漫畫的創作與傳播》,北京郵電大學數字媒體與設計藝術學院院長、教授賈云鵬講授《務實與務虛——探索技術與想象的邊界》,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理事,中南大學網絡文學研究院院長、二級教授歐陽友權講授《ChatGPT與網絡文藝的未來》。培訓結束后,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中國文聯文藝評論中心將繼續對學員進行跟蹤培養和扶持,為新媒體文藝評論工作者成長成才創造條件。
第四屆全國文藝評論新媒體骨干培訓班合影(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供圖)
本次培訓班在前三屆成功舉辦的基礎上,本著培養文藝評論新媒體人才、匯聚文藝評論事業新鮮血液的初心,通過網絡報名面向社會公開招生,2個月內,共吸引來自各省(區、市)文聯組織、各級文藝評論家協會、高校科研機構、“文藝兩新”群體等252位青年才俊報名。主辦方根據培訓班工作方案和招生要求,最終選錄其中60位骨干成為參培學員。
培訓班由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中國文聯文藝評論中心、湖南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主辦,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新媒體委員會、湖南省文藝評論家協會、湖南紅網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湖南省文聯網絡文藝發展中心承辦。
關于我們? 合作推廣? 聯系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互聯網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