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a级在线播放,一本到无码av专区无码不卡,亚洲第一男人av无码网站,变态另类av天堂手机版

網站無障礙
站內搜索

從《阿詩瑪》到《哪吒傳奇》——影視創作中的民間文藝身影

發布時間:2022-10-31 09:47:01 | 來源:光明日報 | 作者:毛巧暉 | 責任編輯:姜一平

從《阿詩瑪》到《哪吒傳奇》——影視創作中的民間文藝身影

作者:毛巧暉(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文學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員)

我國豐富的民間文藝資源是文藝創作的富礦,也為影視創作提供了大量素材和靈感。20世紀五六十年代,就有《一幅壯錦》《阿詩瑪》《牧童與公主》《白毛女》《劉三姐》《金耳環與鐵鋤頭》等多部與民間故事密切相關的影片。在這些影片的創作、生產與傳播中,我們不難看到民間文藝的身影。

這一時期的影視創編與制作,延續了延安時期文藝注重借鑒民間文藝形式的傳統,如梆子、秧歌、落子、上黨宮調、小花戲、皮簧、霸王鞭等。《一幅壯錦》是根據蕭甘牛搜集整理的壯族民間傳說改編的動畫電影,帶有濃郁的神話意蘊。故事主要內容是一位壯族老媽媽經過千辛萬苦織成了一幅表現人民幸福生活的美麗的壯錦,后被大風刮到了仙女那里。老媽媽的三個兒子先后去尋找,小兒子智勇雙全,到太陽宮找到仙女拿回了壯錦。最后,壯錦中的圖案都變成了現實,而仙女也因為把自己的畫像繡在了壯錦上,被帶到了人間,與小兒子結為夫妻。這部電影在當時極受歡迎,同時也迅速傳播到國外,并于1960年獲得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榮譽獎。

《阿詩瑪》是流傳于彝族撒尼人中的長篇敘事詩,從1950年開始,經過整理翻譯的《阿詩瑪》片段就在各類文學刊物上發表;在搜集整理翻譯的基礎上,詩人公劉、葛炎和劉瓊等都創作了電影劇本《阿詩瑪》。兩個劇本最大的不同就是公劉在劇本中將阿黑和阿詩瑪關系書寫為兄妹,在葛炎和劉瓊的劇本中,兩人則是情侶。1964年,葛炎、劉瓊創作的劇本被改編成了電影,但只是在小范圍內放映,直到1979年才在全國播映。阿詩瑪的故事通過電影廣為人知。我們看到,電影中阿詩瑪和阿黑努力抗爭命運不公,最后阿詩瑪化身為美麗石像。阿詩瑪“日滅我不滅,云散我不歇,我的靈魂永不散,我的聲音永不滅”的英勇誓言,時至今日依然具有撼動人心的力量。

這些影像化的民間敘事,生動再現了復雜的社會生活,傳遞著深刻的民族情感。民間文藝作為一種具有重要價值的文化資源,其中一個個奇絕瑰麗、充滿哲理的民間故事,成為影視創作的胚胎,在影像中得以衍生、發展,甚至獲得新生。

近些年,“哪吒”“敖丙”“楊戩”“姜子牙”“白蛇”“青蛇”“花木蘭”“孟姜女”等民間神話傳說中的人物紛紛走進影視作品,受到人們關注,體現了民間文藝強大的生命力。

以“哪吒”為例,《哪吒鬧海》《封神榜傳奇》《哪吒傳奇》《哪吒·魔童降世》《新神榜:哪吒重生》等作品中對神話的反復講述,引發了全民觀看、討論的熱潮。“哪吒”形象與文化符號的使用,在20世紀60年代的電影創編中就已出現,當時人們慨嘆于哪吒“削肉還父,剔骨還母”,保護陳塘關百姓的獻身精神;20世紀90年代,人們在動畫系列片《哪吒傳奇》中則更多感受到的是哪吒、李靖、楊戩、姜子牙等神話人物身上展現的人性美、人情美;而在當下,人們津津樂道的,是一個顛覆傳統形象,振臂高呼“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小英雄哪吒。

影視的創編者孜孜不倦地對古歌、神話、傳說、民間故事等民間文藝進行現代重述,有的民間故事也成為主旋律影視的素材來源。如新疆地區流傳的“阿娜爾罕”的故事,在1962年改編為電影,2013年拍攝為電視劇。這個故事主要講述了新疆喀什地區貧農的女兒阿娜爾罕反抗地主,最終在解放軍的幫助下重獲新生。影視制作者汲取民間文藝養分進行創作,使得其創作本身與民間故事之間構成一種“交流”與“對話”。

近年來,電視劇《覺醒年代》《功勛》《山海情》,電影《革命者》《懸崖之上》《長津湖》《1921》等深受觀眾喜愛。這些影視作品以鮮活生動的人物塑造和貼近生活的表達引發了人們,尤其是青少年關注和討論。不少作品通過民間“二次創作”的方式得以廣泛傳播。以《覺醒年代》為例,在嗶哩嗶哩、彈幕視頻網上的“二次創作”和剪輯作品就達800多個。以歌曲《說書人》作為背景音樂的視頻剪輯,借用了說書藝人的講述方式重述革命年代的英雄人物,讓觀眾得到藝術的享受,也獲得了正向的價值引領。

從“五四”新文學運動、20世紀30年代的左翼文藝運動,到延安文藝運動及新中國“人民文藝”,“民族的”“大眾的”“現實的”文藝精神一脈相承,但文藝作品如何讓民眾喜聞樂見,一直是問題的關鍵。影視創作通過借助民間文藝形式,如剪紙、木偶、折紙、皮影、秧歌、花會、大鼓書、戲曲等,可以引起民眾興趣,削弱“生硬”的說教意味。在內容和主題的表達上,也可以借鑒民間故事的講述方式,通過寓教于樂的方式,巧妙展現教育功能。如《血與火:新中國是這樣煉成的》《星火傳承》《大王日記》《幸福路上》《下姜村的綠水青山夢》等動畫作品,用少年兒童易于接受的方式展現了革命戰爭中的歷史瞬間和扶貧攻堅中的感人故事。

隨著互聯網和電子媒介的迅速發展,民間文藝的傳播方式與存在樣式已然發生了改變。影視創作可以借助大數據和云平臺搭建線上交流空間,通過彈幕、評論等實時交流渠道,實現與民眾在虛擬空間的溝通。

我們希望通過以上舉措,發揮民間文藝在影視創作,尤其是主旋律影視的創作、生產及傳播層面的積極作用。

《光明日報》( 2022年10月29日 09版)

最新播報查看更多
加載更多新聞
友情鏈接

關于我們? 合作推廣? 聯系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互聯網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