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廈門大學等單位在國際學術期刊《科學通報》發表研究成果。研究發現,仰韶村遺址仰韶文化與龍山文化相關人群之間具有高度的遺傳連續性,并對中華民族的形成有著重要的遺傳貢獻。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和廈門大學的研究人員取樣提取和測序了仰韶村遺址的古人DNA,并于論文《古代基因組揭示新石器時代黃河中游人群動態歷史》中首次發表了仰韶村遺址8個屬于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和龍山文化的個體的古基因組數據。研究成果表明,各地漢族人群有57%—92%的遺傳成分來自以仰韶村遺址古人為代表的黃河中游地區新石器時代古代人群,而這一比例在我國西藏藏族人群中也高達70%—80%,華南地區的苗瑤和壯侗語人群也有大量血統來自新石器時代黃河中游地區古人。
仰韶村遺址位于河南省三門峽市澠池縣,從1921年第一次發掘以來,該遺址見證了百余年中國考古學的發展,其發掘標志著中國現代考古學的誕生。
2020年8月,仰韶村遺址啟動第四次考古發掘。此次發掘開展了動物考古、植物考古、環境考古等十幾項多學科研究工作,其中包括仰韶文化時期和龍山文化時期的古人DNA研究。
(總臺記者田萌艾澤樂)
關于我們? 合作推廣? 聯系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互聯網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