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昆明9月3日電 題:蒼洱毓秀載鄉愁——解碼古城大理的文化自信樣本
新華社記者李銀、龐明廣、丁怡全
洱波三萬頃,輕舟泛長風。
2015年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云南大理考察時,仔細察看生態保護濕地,聽取洱海保護情況介紹。總書記強調,一定要把洱海保護好,讓“蒼山不墨千秋畫,洱海無弦萬古琴”的自然美景永駐人間。
弦歌不輟的傳統文化、開放包容的城市氣質、秀麗如畫的蒼山洱海……讓世人向往不已的大理,牢記總書記的殷殷囑托,賡續千年文脈,守護綿綿鄉愁。
千年古城續文脈 一面照壁傳家風
蒼山之下,洱海之濱。熹微的晨光灑在大理古城的白墻青瓦上,將這座千年古城映照得更加古樸動人。
作為國家首批24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大理古城的前身為羊苴咩城,是南詔國、大理國的國都,從唐代大歷至元代至元年間,數百年歷史歲月里,這里一直是云南省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明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大理衛指揮使周能按中原建城規制,在古都羊苴咩城內人口較集中的地方重筑大理府城。
明代才子楊慎對大理不吝贊美之詞:“城郭奠山海之間,樓閣出煙云之上。香風滿道,芳氣襲人。”
如今的大理古城,仍保留著明清時期“九街十八巷”的棋盤式格局。一磚一瓦、一街一巷,無聲地訴說著古城的歷史。
青石板鋪就的街巷縱橫,連接千家萬戶;從蒼山流下的溪水穿城而過,匯入洱海;文獻樓、南城門樓、五華樓、北城門樓,沿著古城南北軸線依次排開。古城南門外,文獻樓樓額高懸的“文獻名邦”匾額令人矚目,寓意著大理古城典籍厚藏、人才輩出。
“這是一座‘活著’的古城。”大理市名城文化遺產保護協會文化藝術顧問楊斌說。至今,古城內仍有約3萬名本地居民,他們遵循著傳統的生活方式居住于此,“戶戶種花、街街流水”的街景娟秀如故。
千年古城內,文脈不輟、風韻清遠;白族村落里,傳統民居古色古香、滿載鄉情。
“家風家教是一個家庭最寶貴的財富,是留給子孫后代最好的遺產。”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要注重家庭、家教和家風。大理人家的照壁題字,生動詮釋了中華民族重家庭、講家教、守家風的優良傳統。
“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是白族民居建筑中常見的格局,古樸的建筑風格延續至今。“耕讀傳家”“琴鶴家聲”“清白世家”……素白的石灰照壁上,水墨畫映襯之下,照壁題字更顯剛正有力,彰顯著大理人對良好家風的恪守、對傳統文化的獨特理解。
“大理人家的照壁題字很有講究。”國家級非遺項目白族民居彩繪州級代表性傳承人李艷峰說,有的援引歷史典故,有的記錄家族先人的光輝事跡,“大理人寧肯房子建得樸素一點,也要把照壁裝飾得雅致,因為它代表著家風的傳承和文化的根”。
前不久,同村的一個村民邀請李艷峰給他家新房的照壁題字。這名村民年輕時曾是守衛邊疆的解放軍戰士,立下過軍功。李艷峰和他商量后,在照壁上題下“功著南疆”四個大字,勉勵后人要向先輩學習,為國奉獻、建功立業。
字字剛勁有力,家風之韻,世代相承。
古道絲路交匯處 四海游子夢里鄉
“我可能哪一世做過大理人,今生對大理總有一種親切之情。”武俠小說泰斗、大理市“榮譽市民”金庸一生對大理情有獨鐘,《天龍八部》等作品中的許多情節都圍繞著大理展開。
自古以來,大理留下多少文人墨客的眷戀:明代地理學家王士性筆下感嘆“余行海內遍矣,唯醉于是”;大旅行家徐霞客在大理停留8個月,仍留下“蒼山洱海未了之興”的遺憾……
時至今日,大理依然是世人向往之地。“在大理,我是老鄉,不是老外。”瑞典人帕特里克6年前來到這里,如今早已融入當地生活。“像家一樣”“歸屬感”是他和許多“新大理人”描述大理時的真實感受。2023年,大理累計接待游客9530余萬人次;近年來,國內外到大理定居的“新大理人”有近10萬人。
和羹之美,在于合異。大理的“親切感”“歸屬感”,根植于這片土地上延續千年的文化交流與融合。位于茶馬古道與南方絲綢之路交匯處的大理,有“亞洲文化十字路口的古都”之美譽。
從大理許多“國寶級”文物中,可以窺見昔日文化交流交融的盛況。在位于大理州劍川縣的石鐘山石窟,石壁上深目高鼻的波斯人雕刻得栩栩如生;宋代名畫《張勝溫畫卷》記錄了大理國時期周邊十六國國主前往大理禮佛的盛況……
“千百年來,大理吸納著隨古道絲路傳播而來的多元文化,養成了開放包容的城市氣質。不同的文化在這里碰撞、交融、共生,成為中華文明包容特性的生動案例。”大理州博物館副研究館員華春湧說。
歲月流轉,茶馬古道上清脆的馬鈴聲早已遠去,而文化交融至今仍在大理不斷上演。
“千年趕一街,一街趕千年。”有1300多年歷史的三月街,曾是茶馬古道上規模最大的貿易集市之一。如今,三月街仍吸引著來自30多個國家和地區以及全國各地的客商、游人前來“趕街”,每年的人流量達上百萬人次。漫步三月街,能品嘗蒸糕、炒糍粑等地方特色美食,還能觀賞體驗扎染、編繩、黑陶瓦貓等大理非遺……
2008年,大理三月街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這里也成為來自五湖四海的游客體驗大理開放包容文化的重要窗口。
在蒼山腳下的古村落中和村,每個節氣,村民們都會和住在村里的30多位藝術家一起舉辦“篝火詩歌會”。在繁星點點的夜空下,大家圍坐在篝火旁,分享各自喜愛的詩歌。
“天上有無數的星辰,世上只有一個大理。”居住在中和村的詞曲作家陳越說,大理已經從地理名詞變成一種文化現象,寄托世人對詩意生活的向往。大理也以兼收并蓄的寬廣胸懷,讓每一個遠道而來的人,在這片土地上找到歸屬感。
代代守護蒼洱美 綠水青山鄉愁濃
“經濟要發展,但不能以破壞生態環境為代價。生態環境保護是一個長期任務,要久久為功。”2015年,習近平總書記在大理考察時強調。
洱海是大理人的“母親湖”。生于斯、長于斯,保護蒼山洱海的生態理念,深深刻在大理人的文化基因里。
在大理古城西云書院舊址內,矗立一座種松碑。這塊石碑是大理人為紀念清代嘉慶年間購買松子、帶領百姓在蒼山種樹的官員宋湘而立的。“何時再買三千石,遍種云中十九峰。”宋湘的《種松詩》鐫刻在石碑上,見證著大理人對蒼山洱海的世代守護。
如今,習近平總書記的囑托,為大理持之以恒做好蒼山洱海保護治理工作指明了方向,守護的力量也越來越磅礴。
“我們一直牢記總書記的要求,把洱海保護治理作為頭等大事抓好抓實。”年近六旬的大理市大理鎮生態環境綜合服務中心主任張社能,三十多年如一日奮戰在保護洱海一線,他帶頭退塘還湖、打撈藍藻、疏浚河道,被稱為“最美洱海衛士”。
今年盛夏,洱海的海菜花如期盛開。望著連片盛開的海菜花,張社能頗感欣慰:“花開了,說明洱海水質越來越好了。”
2022年2月,一座科技小院在洱海之畔的古生村掛牌成立。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農業大學教授張福鎖作為首席科學家,帶領團隊扎根在洱海邊,尋找治理洱海流域農業面源污染的良方。古生村科技小院創制的綠色智能肥料產品,能夠實現糧食增產30%、減排50%、節水40%,這讓習慣了“大水大肥”種地的村民何利成喜出望外,“既保護了洱海,又守住了種糧傳統,一舉兩得”。
在世人的悉心呵護下,洱海正不斷從“一湖之治”向“流域之治”和“生態之治”轉變:洱海流域內建成20座污水處理廠,全流域生活污水收集處理體系初步建成;實施沿湖15米內1806戶居民生態搬遷,騰退土地建成129公里環湖生態廊道;27條主要入湖河流水質優良率達100%……
青山為證,綠水為憑。在藍天蒼洱的映襯之下,古城大理浸潤在優美的生態環境和厚重的歷史文化里,正載著濃濃的鄉愁,煥發出新的光彩。
關于我們? 合作推廣? 聯系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互聯網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