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在上海嘉定24小時開放的圖書館內翻閱圖書。本報記者 韓業庭攝/光明圖片
廣西欽州,手工藝人在文化館展示陶器制作技藝。本報記者 韓業庭攝/光明圖片
觀眾在中國美術館參觀展覽。本報記者 韓業庭攝/光明圖片
【奮進新征程 建功新時代·非凡十年】
【十年答卷】
清晨醒來,點開手機瀏覽最新資訊;上班路上,聽聽自己喜歡的音樂;中午休息,刷一部心儀已久的大??;下班后,進電影院放松一下緊繃的神經;晚飯后,跳一場酣暢淋漓的廣場舞;臨睡前,翻翻枕邊書,伴著書香入眠;周末,帶著孩子打卡博物館、美術館……這些曾經是老百姓想象中的文化享受,如今已無處不在,成為普通人的生活方式。
過去十年,我國基本建成覆蓋城鄉的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文化產品和文化服務供給空前豐富,人們的生活也因文化而更有質感和溫度。
1.文化空間開夜場,形塑生活新風尚
夜幕降臨,華燈初上。浙江自然博物院·24小時博物館內,觀眾依然絡繹不絕。在“DIY恐龍徽章”區,一群小朋友將自己填色繪制的恐龍圖案,放入徽章模具中,旋即得到專屬于自己的徽章。同樣受歡迎的還有“AR繪魚”,觀眾在投影機上繪制小魚,所畫小魚立刻會投屏到墻面的動畫中。
浙江省自然博物院院長嚴洪明介紹,自今年6月開館以來,“24小時博物館”深受群眾歡迎,既豐富了當地市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又助力了夜間經濟的發展,還便利了外地游客共享文化新空間和新體驗。
近十年,像浙江省自然博物院一樣,開放夜場的文化場館越來越多。2019年元宵節期間,故宮首次舉辦“紫禁城上元之夜”夜場活動,“一曲笙歌春如海,千門燈火夜似晝”,故宮隨即成為朋友圈“第一網紅”。受故宮啟發,2020年中秋節期間,北京的12家博物館聯袂舉辦夜場文化活動,邀市民到博物館里過節。
除了博物館,圖書館、美術館等文化場所也紛紛加入夜場活動。以江蘇無錫為例,近幾年,當地的公共文化場館在節假日、暑期等開展夜場文化活動已經成為常態。夜間,沒有了白日的喧囂,人們徜徉在書海中、展品前,沐浴著書香,欣賞著精美的藝術品,一天的疲憊會漸漸消散?!耙郧?,我喜歡在晚上擼串、泡酒吧。自從文化場館有了夜場活動,我的夜生活就變了,晚上經常泡圖書館,或者到博物館、美術館看展覽,到文化館聽講座、看演出?!睙o錫市民魏滟說,“如果說‘深夜食堂’溫暖的是人的胃,那文化空間夜場活動慰藉的則是人的心。”
2019年8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進一步激發文化和旅游消費潛力的意見》明確提出:“大力發展夜間文旅經濟,鼓勵開展夜間游覽服務,豐富夜間文化演出市場,優化文化和旅游場所的夜間餐飲、購物、演藝等服務。”在業內專家看來,越來越多的城市創新服務模式,推出夜間文化活動,不僅打通了公共文化服務“最后一公里”,更好地滿足了人們高質量的文化夜生活需要,也在用文化的力量,形塑著一種新的生活方式和社會風尚。
2.文化課堂熱起來,滿足人們新需求
海風輕吹,華燈初上,走進廈門市文化館培訓教室,許多“上班族”下班后相約而至,參加葫蘆絲、民族舞等培訓活動,樂享公益文化藝術培訓“大餐”……今年以來,廈門市文化館等公共文化機構針對不同人群錯時開辦文化活動,提供特色化差異化文化服務,積極吸引群眾和游客走進文化場館。過去的文化藝術教育,兩頭熱中間冷——參與者多為少年兒童和退休老人,中青年參與者甚少。如今,以中青年為主的“上班族”,逐漸成為文化藝術教育的重要參與者,這背后是他們潛在的文化需求的釋放。
“群眾有需求,我們有回應。”文化和旅游部公共文化服務司相關負責人說,十年來,各級公共文化機構通過“送文化”和“種文化”相結合的方式,不斷推進公共文化服務的精準化,滿足不同年齡、不同職業群眾的文化需求。
為滿足成年人的文化藝術需求,各地進行了不同的探索。上海市從2016年起推出市民藝術夜校,課程內容涵蓋插花、香道、手機攝影、水彩畫、陶笛、扎染、養生舞等100多種藝術種類。很多“上班族”結束一天的忙碌后,就算來不及吃晚飯,也要趕到文化館上課。上海市群藝館館長、上海市民藝術夜校總校區負責人吳鵬宏介紹,截至去年8月,該夜校共開辦課程181期,有5.6萬多人次享受到了公益、優質的公共文化服務,而今年秋天夜校將覆蓋上海16個區。不少學員表示,藝術學習讓他們找到了自我,使原本平淡的生活多姿多彩起來。
“美好生活,人人向往。今天,人們不僅有更高的物質需求,也更加重視精神文化需求?!眹椅幕吐糜喂卜諏<椅瘑T會委員、上海社科院研究員蒯大申指出,進夜校從補習文化知識到享受藝術熏陶,被全新定義的夜校體現了老百姓需求的變遷,契合了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
3.文化活動火起來,成為城鄉新風景
對個體而言,逛文化場館,參加藝術培訓,都是一種文化藝術的輸入。單向的輸入,顯然難以滿足人們的文化藝術需求,他們還希望唱出來、舞起來,在文化活動中張揚自我,表達對美好生活的熱愛。
在中國,影響力最大、參與人數最多的群眾文化活動非廣場舞莫屬,有人這樣形容,有空地的地方,就有廣場舞的存在。過去十年,廣場舞參與人數快速增長,目前已經突破1億。今年2月,廣場舞還登上了北京冬奧會開幕式的舞臺,讓世界通過中國老百姓的舞姿看到了一個自信從容的中國。
廣場舞的確舞出了基層群眾的自信。內斂、含蓄、不善于表達自己的情感,這是世界對中國老百姓的固有印象。當國人把廣場舞跳出了“中國印象”,當“Dancing Grannies”(跳舞的奶奶,指代“中國大媽”)頻頻登上國際媒體的版面,外國人開始用一種新的目光看待中國,他們從“中國大媽”的舞步中看到了中國老百姓的活力、自信、樂觀以及對文化藝術的追求。
不過,也有專家對火熱的廣場舞活動作另一種解釋:老百姓不是因為跳了廣場舞而變得自信,而是因為更加自信了才會去參加廣場舞等文化活動。這種解釋不無道理。過去十年,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歷史性地解決了絕對貧困問題,經濟總量由2012年的53.9萬億元上升到2021年的114.4萬億元,占世界經濟比重從11.3%上升到超過18%,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從6300美元上升到超過1.2萬美元。根據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老百姓的腰包鼓了,生活好了,自然會對精神文化層面的東西有更多追求。因此,廣場舞等群眾文化活動的火爆,其實是中國過去十年發展成就和老百姓富裕起來的生活的表征。
當然,過去十年,中國老百姓的文化生活除了跳廣場舞,還有很多其他選擇。文化和旅游部統計數據顯示,2021年,全國群眾文化機構共有館辦文藝團體9533個,全年演出11.45萬場,觀眾5983.52萬人次;同時,全國群眾文化機構共組織開展各類文化活動252.17萬場次,服務人次83289萬。這些文化活動,共同編織成一幅覆蓋城鄉的特別風景,而這風景就是中國老百姓的生活日常。
(本報記者 韓業庭)
關于我們? 合作推廣? 聯系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互聯網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