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博物院藏的清代棉花圖墨模--“兩淮貢墨”款耘畦圖墨模。 程景偉 攝
中新網廣州10月28日電 (記者 程景偉)由南越王博物院、安徽博物院、安徽中國徽州文化博物館共同主辦的“翰墨飄香——文房四寶專題展”,28日在廣州南越王博物院王宮展區正式開展。展品涵蓋了安徽文房四寶各個歷史時期的各種類型,以及南越王博物院院藏珍貴文物共128件套,其中南越國宮署遺址出土文房用具大部分為首次展出。
筆、墨、紙、硯是中國傳統的書畫工具,被譽為“文房四寶”。
南越王博物院藏的石硯與墨丸 陳楚紅 攝
本次展覽分“壽越千年——紙”“松煙不朽——墨”“治世之功——筆”“玉德恒久——硯”和“怡情雅趣——文房清供”五個部分,以多角度多方位立體呈現中國文房四寶的發展歷程,讓觀眾近距離感受文房之美。展覽將持續舉辦至2022年1月5日。
展出的南越國宮署遺址出土的宋代銘款端硯,為首次與觀眾見面。端硯為諸硯之首,產于廣東肇慶。據文獻資料記載,端硯在唐代已廣泛使用,但多以“端州石硯”“端溪紫石硯”等指代,直到宋代才名“端硯”。這件石硯雖殘缺嚴重,但卻是目前考古發現年代最早、且明確刻寫有“端硯”二字的端硯實物,具有極高的研究價值及重要意義。
展出的還有南越王博物院藏的石硯與墨丸。據介紹,南越文王墓出土了3塊石硯、4塊研石和4000多粒墨丸,考古人員發現2000多年后用該墨書寫,其墨色仍新,宛如初書。
市民觀展 陳楚紅 攝
安徽博物院藏的清代棉花圖墨模--“兩淮貢墨”款耘畦圖墨模,頗為引人關注。此墨模為一級文物。墨模由長方形外框和形制各異的上、下內印模組成。上印模陽刻詩文描述,下印模所刻棉花圖中從播種到織布的各種勞動場景。此套墨模是光緒年間胡開文仿乾隆三十年《御題棉花圖》翻刻。頂部刻“兩淮貢墨”款。
安徽博物院藏的明代萬歷程氏滋蘭堂刻本《程氏墨苑》也亮相展覽。據介紹,《程氏墨苑》是中國古代藝術水準最高的墨譜圖集,是明萬歷年間制墨大師程大約編,著名畫家丁云鵬繪圖,徽刻名工黃轔、黃應泰、黃應道等鐫刻的墨譜。(完)
關于我們? 合作推廣? 聯系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互聯網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