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7月25日電 題:從西方到東方,人們讀懂怎樣的昆德拉?
——專訪作家、翻譯家高興
中新社記者 高凱
“這是一個流行離開的世界,但是我們都不擅長告別。”
日前,米蘭·昆德拉在巴黎辭世,這位在全世界影響巨大的作家的離去引發各界關注。作為《米蘭·昆德拉傳》的作者,作家、翻譯家高興熟知昆德拉的作品及其文學研究。
昆德拉究竟是怎樣一位作家?在東西方擁有眾多讀者的他留給人們怎樣的精神遺產?中新社“東西問”近日專訪高興,就昆德拉的創作和思想、他在世界和中國的影響等問題展開問答。
現將訪談實錄摘要如下:
中新社記者:米蘭·昆德拉是世界上讀者最多的作家之一,也是一個成功隱身的作家。他筆下的故事和提出的問題讓讀者難以忘懷,而他本人卻將自己的生活及經歷于公眾和媒體面前隱藏起來,是什么讓您決心為昆德拉這樣一位“神隱”的知名作家作傳?
高興:給昆德拉作傳其實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事實上,我也并沒有把這本書當作傳記來寫,書中只是盡可能對他的人生和作品進行梳理。我寫《米蘭·昆德拉傳》的初衷,是從他的作品中找出各種線索,通過種種迂回途徑來貼近他的人生,畢竟他的作品多多少少帶有一些自傳色彩。書的重點在于介紹他的小說和小說理論,希望給讀者呈現一個小說家形象的昆德拉。
中新社記者:米蘭·昆德拉一直是充滿爭議的作家,無論是他的文學觀還是人生經歷。您曾說過昆德拉是一位容易被誤解的作家,如何理解這個說法?
高興:由于出生和成長背景,昆德拉特別容易被誤解為一個社會反抗型作家,而這恰恰是他最不愿看到的事情。昆德拉更愿意以一個純粹的小說家的形象出現。
昆德拉的作品把“現實的土壤”提高到小說藝術的高度,而這也恰恰是他的高明之處,他的非凡才華正體現于這種藝術提升。
不論在東方還是西方,我們說讀懂昆德拉,都應看到這一點。昆德拉從存在的高度來考量和處理現實,用藝術的方式對其提升和呈現,他探索的主題都是世界和人類的基本主題,比如存在和人類境況。那本《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實際上應該譯作《難以承受的存在之輕》。存在,才是他最感興趣的話題,而不僅僅是生命。
中新社記者:昆德拉喜歡引用福樓拜的一句話,“藝術家應該盡量設法讓后人相信他不曾活在世上”,然而即便已然逝去,人們注定永遠無法忽略昆德拉,他的作品、思想與態度仍會不斷被閱讀和討論。在您看來,昆德拉在小說和小說理論上分別有著怎樣的貢獻?
高興:在小說形式和藝術上,昆德拉作出了大膽的探索與創新,形成個人獨特的風格。比如,他認為在小說中,只要是對小說本身的表達有用,所有文體都可自由運用。昆德拉的小說中,跨文體的色彩很濃,也經常會去打破故事的連貫性進行自由表達。看似無始無終的故事,其實都服務于他的小說主題和哲理沉思。
昆德拉有著深厚的藝術修養和底蘊。他出生在一個音樂家家庭,對于音樂、美術、電影等藝術形式都頗有心得,這些積淀讓他帶給小說更多的形式和美感。他的小說機智、幽默,各種主題的轉換也流暢巧妙,充滿了質詢和懷疑精神。同時,他又在作品中引入了游戲性,告訴讀者,人性也好、世界也好,并不像表面上那么簡單。
在昆德拉看來,小說家應成為“存在的勘探者”。寫作者都要面對如何處理現實和文學藝術關系的問題。昆德拉經常說,哲學家的任務是回答問題,小說家的責任則是提出問題。這一說法將小說的格局拓寬了許多。
一些歐美作家曾認為,小說將要死亡,小說好像已窮盡了各種可能性。而昆德拉,不管是自身創作,還是小說理論拓寬,都在向人們證明小說不可能死亡,反而可能性無窮無盡。
中新社記者:早在20世紀80年代末,米蘭·昆德拉的作品就被譯介到中國,并掀起了一波翻譯、閱讀、模仿、崇拜的熱潮。莫言、余華等知名中國作家都曾是他的忠實讀者。在您看來,昆德拉的作品為何在中國有著較高的接受度?普通大眾和寫作者對他作品的接受層面有何不同?
高興:我認為這和昆德拉的寫作風格、小說追求、寫法等都有著緊密關系。事實上,無論在東方還是西方,昆德拉的小說真正做到了雅俗共賞,各個群體都有他的讀者。
除了對存在的深入思考和探索,昆德拉的小說中充滿了各種有趣的細節,一些讀者也許更關注這些作品所表現出的“形而上的沉思”,包括對世界對人性的探索;而抱著輕松閱讀心態而來的讀者,會被小說故事的精妙情節和細節所吸引,這也是昆德拉非常了不起的一點。我認為,這些現象是能從他的寫作策略、小說追求中發現答案的。
回到中國讀者的角度,昆德拉處理現實和文學關系的方式,應該說更合乎我們的審美喜好,他的作品實際上都源于現實土壤,而在此基礎之上,又以非常自由、極具藝術性的方式對素材進行了提升,這使得作品的可看性和可思性,都得以滿足眾多中國讀者的閱讀期待。
中新社記者:近些年世界經歷動蕩變化,人們的社會生活、思維方式等都在變化,您認為繼續閱讀昆德拉作品的意義何在?
高興:昆德拉給我們留下了豐厚的遺產,他對存在、對世界、對人性不懈的探索,將持續給我們以啟迪。他小說的獨特風格,其中的幽默、游戲性和懷疑精神,對于我們來說特別寶貴。
昆德拉的小說創作和小說理論一次又一次提醒我們,應用一種更加深刻、更加復雜的目光去打量世界,探索人性。昆德拉常說,世界并非其表面所呈現的那么簡單。近些年來世界的紛繁變化,更表明這種“復雜細微”觀念的重要性。基于此的深刻思考,將有助于我們應對種種變化,理解瞬息萬變的世界和錯綜復雜的人性。他的作品告訴我們,沒有簡單的對和錯、黑和白、正和反,真正意義上的思考和探索,才是小說家應有的姿態,以這樣的姿態創作出的作品才可能有恒久價值。(完)
受訪者簡介:
高興,詩人,翻譯家,博士生導師。曾長期擔任《世界文學》主編。出版過《米蘭·昆德拉傳》《孤獨與孤獨的擁抱》《水的形狀:高興抒情詩選》等專著、隨筆集和詩集;主編過《詩歌中的詩歌》《小說中的小說》等外國文學圖書。2012年起,開始主編“藍色東歐”系列叢書。主要譯著有《夢幻宮殿》《羅馬尼亞當代抒情詩選》等。曾獲得中國桂冠詩歌翻譯獎、單向街書店文學獎、人和期刊人獎、捷克楊·馬薩里克銀質獎章等獎項和獎章。
關于我們? 合作推廣? 聯系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互聯網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