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時評】
作者:王丹
在剛結束不久的電商購物節(jié)中,國貨品牌成績亮眼。在某電商平臺的第一輪售賣中,開售1個小時就達成過億元成交額的,有過半比例為國貨品牌。在多個電商平臺和渠道的銷售額增速和排位競爭中,國貨品牌也都取得了不俗戰(zhàn)績。某平臺熱賣商品榜前100中,國產商品占比超九成。甚至在消費中出現(xiàn)“反向海淘”,即不少海外消費者通過國內電商平臺購買“中國貨”。不少網友感嘆,“過去電商購物節(jié)都是外國大牌唱主角,現(xiàn)在國貨品牌已在追趕中實現(xiàn)逆襲”。
其實,國貨的崛起并不是什么新話題。近年來,國貨的流行作為一種消費趨勢甚至亞文化日趨顯著。而在購物狂歡中與一眾國際品牌短兵相接并占得上風,不過再次印證了這一點。一項關于國潮品牌消費洞察的報告顯示,從2011至2021年十年間,國潮搜索熱度增長超5倍。
過去,在不少人的印象中,國貨多不夠洋氣,就算品質與進口品牌相當,美譽度也多被矮化,作為“平替”存在。不過似乎也就是幾年光景,國貨立起了新的“人設”——一些老字號走出了屬于自己的跨界節(jié)拍和創(chuàng)新步伐,不僅爆款頻出,而且在國際市場上施展出不小的影響力;而那些才誕生不久的新銳國貨品牌更是爆發(fā)力驚人,它們直接創(chuàng)造了新的品類,開辟了新的賽道并成功領跑。
人們選擇某一種甚至某一品類的國貨商品,當然可以解釋為是對商品高品質、高性價比投下的信任票。但當這種選擇趨勢出現(xiàn)在服裝、化妝品、食品、日用品甚至手機、汽車等更多高科技含量的領域中時,與其說這種被信任的對象是某一具體的品牌或品類,不如說是整個“中國制造”。
近幾十年來,隨著中國更深更快融入全球分工體系,中國制造得以不斷實現(xiàn)轉型升級,并由此鍛造出更為強勁的供應鏈以及整體更具競爭力的研發(fā)、設計和生產能力。這種實打實的制造能力,很好滿足了人們不斷升級的消費需求,進而在一定程度上扭轉了一些人過去固守的消費觀念。沒有強大制造能力的支撐,而空有“情懷濾鏡”,無法撐得起這一輪國貨崛起浪潮。
尤其是,近年來,中國數字經濟發(fā)展突飛猛進,電商生態(tài)體系日趨完善,新的一批網絡消費及社交分享平臺快速崛起。這些新的基礎設施建設的完善和不斷涌現(xiàn)的創(chuàng)新,疊加中國超大規(guī)模的互聯(lián)網用戶群體,使得低成本的數字化營銷和產品數字化轉型,成為中國制造獨特的巨大優(yōu)勢。借助這些銷售新渠道和營銷新打法,國貨品牌得以重新找到新消費人群并與之實現(xiàn)更深刻的連接;對各類大數據的沉淀及利用,讓這些品牌能夠更深刻洞察消費新需求新場景,對快速迭代的消費需求作出更快更準的回應,并反向作用于生產和設計環(huán)節(jié)。由此引發(fā)的一系列改變,給了中國品牌彎道超車的機會。
相關調查顯示,超過七成的國潮消費由90后、00后貢獻。越來越多的年青一代鐘情于新國貨,已成為國貨消費中不可小覷的主力軍。新一代年輕群體出生并成長于中國經濟快速騰飛的時代,由此帶來的民族認同和文化自信,讓他們能夠以更平和的心態(tài)和平視的視角面對那些進口大牌。他們追逐國貨,追崇國貨產品中被重新現(xiàn)代化演繹的傳統(tǒng)文化元素,追求獨特的東方審美品位,并在消費國貨的過程中實現(xiàn)個性的彰顯、自我意識的表彰與身份的認同。這也就不難解釋,為何國潮的流行不僅局限在有形的消費品中,而且在文化娛樂等領域實現(xiàn)全面爆發(fā)。
這一輪國貨的快速崛起,帶給人們更多的驚喜和振奮,也讓之后的競爭更加激烈和殘酷。消費互聯(lián)網等紅利總有消退的時候,唯有長期保持穩(wěn)定的核心競爭力,以硬實力代言“中國制造”,國貨的春天方將永駐。
關于我們? 合作推廣? 聯(lián)系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互聯(lián)網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