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南昌,文脈悠長,青云譜區的名字尤為特別。區內三湖三河交錯環繞,梅湖中一座小島上,藏著“青云譜”這個名字的由來,也藏著一座獨具特色的國家一級博物館——八大山人紀念館。這是眾多國家一級博物館中唯一一座古代畫家專題館。
八大山人紀念館成立于1959年,館內收藏40余幅八大山人的真跡,還藏有黃慎、鄭板橋、吳昌碩、齊白石等畫家作品。
道院凝古色
進入八大山人梅湖景區,踏過一座長滿青苔的清代石板橋,登上小島。
小島形似八大山人筆下的游魚,與梅湖渾然一體,水陸相生,宛若太極。八大山人紀念館坐落在島上,由青云譜道院舊址、真跡館和藝術研究中心三大建筑組成。
走進紀念館正門,一尊八大山人的銅像映入眼簾:面容清癯,神情冷逸,雙手環抱于胸前,斜挎斗笠。這是雕塑家唐大禧1986年為紀念八大山人誕辰360周年創作的。
朱耷,號八大山人、個山等,1626年生于南昌,是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七子朱權的九世孫,自幼性情孤介,穎異絕倫。史料記載,朱耷“八歲即能詩,十一歲能畫青綠山水”“少時能懸腕寫米家小楷”。明亡后,為避戰亂,朱耷剃發為僧,后改信道教,居于青云譜道院。朱耷年近六旬時還俗,正式使用“八大山人”名號進行創作,藝術日臻完美,佳作頻出。約1705年,八大山人離開人世。
青云譜道院舊址主要展示了八大山人生平有關資料。此地原為道教“凈明派”道場,清代翻建為“青云圃”道院,清嘉慶年間改名“青云譜”?,F存的青云譜是一座依據道家規范建設、具有江西民居特色和明清制式特點的古建筑群,占地面積約1.14萬平方米,建筑面積約2500平方米,2006年被國務院列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青云譜主體建筑包括關帝殿、呂祖殿、許祖殿,三殿前后有天井內庭,周圍有回廊環繞,左右設偏殿廂房,形成前后四合院布局。建筑均為穿斗式和抬梁式混合木結構,門窗飾以雕花格扇。整座古建筑群由清水墻與園林隔開,只留“眾妙之門”和“斗姥閣”大門內外交通。其中,呂祖殿東面的黍居小院曾是八大山人休息之所。
青云譜的造景手法簡練自然,修塘置亭,順勢而為,堪稱道家園林的典范之作。園內有數百年的古樟樹、苦櫧樹、羅漢松,春有桃花夏有荷,秋有桂花冬有梅,一年四季呈現出不同的景致。在滿園古樹中,一棵約500年歷史的羅漢松蒼郁遒勁,引人注目。
“按照年代推算,八大山人應該見過這棵樹。”八大山人紀念館館長周曉健說。
斯人藝獨絕
八大山人紀念館的館藏以書畫作品為主,共有6件國家一級文物,其中4件為八大山人的作品,另外2件是八大山人的好友牛石慧和黃安平的作品。
在序廳中,可以看到黃安平為八大山人所繪的肖像《個山小像》。這幅畫像形神兼備,體現了中國線描肖像畫的較高水平,為后人認識八大山人的形體面貌提供了直觀依據。畫中有9段題跋,其中6段是八大山人自題,分別用真、草、隸、篆四體書寫,全面反映了八大山人中年時期的書法藝術成就,十分珍貴。歷史上關于八大山人的文字記載非常少,《個山小像》中的題跋講述了八大山人的身世、經歷和信仰,對于研究八大山人具有重要價值。
其中一段八大山人自己寫的題跋,點明了《個山小像》的創作背景:甲寅年端午節后兩天,八大山人遇到老朋友黃安平,好友為其繪制了這幅肖像,當時八大山人虛歲49歲(即48周歲)。結合歷史推算,作畫的具體時間應為1674年,根據八大山人當時的年齡,可以推算出他的出生年份。
真跡館中展示了八大山人的作品。八大山人的藝術創作踐行了“意境審美”“外師造化,中得心源”“書畫同源”等中國書畫的根本規律與方法,體現了儒、釋、道思想精髓,筆墨運用極為精妙。他的畫作別具一格,往往以經意之筆得不似之趣,正如齊白石所說“畫在似與不似之間”。就算是對美術知識無甚了解的人,也很容易通過繪畫風格辨認出八大山人的作品。
他所畫的動物,無論是天上的飛鳥、地上的小鹿還是水里的游魚,都只有寥寥數筆,它們或拉長身子,或緊縮一團,形象別致。最為傳神的是這些動物的眼睛,橢圓形的眼眶中有小小的眼珠,有時斜睨,有時警覺,有時又像翻著白眼瞪人。
《雙鷹圖軸》是八大山人晚年畫鷹的代表作。八大山人擅長畫鷹,取法于明代畫家林良,而在用筆之簡潔、用墨之灑脫上,更是“青出于藍而勝于藍”。畫面上兩只蒼鷹相互顧盼,枯木頑石間于其中,造型簡練,筆墨圓渾,在高低俯仰之中,英武之姿躍然紙上。
紀念館中令人印象最深的畫作之一是《墨荷圖軸》。這幅圖軸為紙本墨筆,縱178厘米、橫92厘米。不同于尋常畫荷花的方式,八大山人采取從荷花根部向上仰望的視角,繪出長長的莖、高大的葉和花。荷花尤顯清高超拔,與之相比,畫畫的人和看畫的人似乎都顯得渺小。畫面大量留白,言有盡而意無窮。
佳作傳后世
“八大山人長于水墨寫意,在中國美術史上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歷代大師如吳昌碩、齊白石、張大千、潘天壽、李苦禪等,都對他推崇備至,心追手摹?!敝軙越≌f。
館藏一幅《孤松圖軸》,畫中孤松棉里裹鐵、挺拔蒼勁,充分體現了八大山人簡約深邃的藝術風格。畫面左下角有近代國畫大師吳昌碩的題跋,言辭間洋溢著對八大山人的欣賞:“八大山人畫,世多贗本,不堪入目。此幀髙古超逸,無溢筆,無剩筆,方是廬山真面。嘗從遲鴻軒借讀,因題其后。乙未仲秋佳日吳俊卿”。
齊白石有詩云:“青藤雪個遠凡胎,老缶衰年別有才。我欲九原為走狗,三家門下轉輪來?!北磉_了對青藤(徐渭)、雪個(八大山人)、老缶(吳昌碩)的仰慕。齊白石曾赴南昌游歷,追尋八大山人足跡,臨摹八大山人原作。直到晚年,齊白石的畫作還延續八大山人繪畫母題,常用題材還是荷、芭蕉、魚、鷹等,造型、構圖都可找到八大山人的痕跡。
紀念館中藏有3幅齊白石畫作,其中兩幅的題跋提到了八大山人,《寒鳥圖》上寫有“予曾游南昌見雪個畫寒鳥”,《葡萄圖》上寫有“予(余)見八大山人題蒲(葡)萄句,云:老饞。親口教枇杷,予(余)不得解。”
近年來,八大山人紀念館陸續推出《“翰墨傳薪齊聚八大”四館館藏書畫精品合作交流展》《“渾無斧鑿痕——對話齊白石”北京畫院典藏作品展》《回望傳承——八大山人紀念館建館60周年故宮典藏特展》等一批精品展覽,同時舉辦學術研討會,將學術研究成果整理成冊、出版發行。
2021年12月,八大山人紀念館和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聯合舉辦的《天才縱橫——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館藏任伯年作品專題展(南昌站)》在八大山人紀念館開幕?!鞍舜笊饺耸谴俪扇尾晁囆g走向成熟的關鍵人物,這次展覽力圖在歷史的語境中去解讀任伯年?!敝醒朊佬g學院美術館館長張子康說。這次展覽吸引了數十萬觀眾參觀,產生了良好的社會效益。
“我們希望通過舉辦精品展覽,讓更多人有機會享受到優質的文化成果,提高傳統文化的影響力?!敝軙越≌f,“此外,我們還創新傳播手段,開設短視頻賬號,開發文創產品,讓人們可以‘把博物館帶回家’?!?/p>
從2018年開始,八大山人紀念館發力文創,現已推出文創產品300多種,以簡潔精巧的設計受到大眾喜愛。
“這件T恤很有個性,正面有八大山人的畫,背面印字,孩子很喜歡。”游客張女士臨走前挑選了3件文創產品,“把這些帶回家,讓家里更有文化氣息?!?/p>
關于我們? 合作推廣? 聯系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互聯網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