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播獨特景觀、帶火鄉村旅游、拓寬農貨銷量
鄉村生活短視頻為啥走紅?(網上中國)
甘肅省隴南市康縣王壩鎮王家壩村村民王小樺自學短視頻的拍攝制作并通過網絡平臺發布,展現家鄉生活美景。圖為王小樺(右)在康縣寺臺鎮羅灣村和村民一起通過電商平臺直播帶貨。新華社記者 郎兵兵攝
這兩年,拍攝“懷舊類農村生活”視頻深受大眾歡迎。在當今快節奏的時代,日出而起、日落而息的鄉村慢生活內容題材正被越來越多人尤其是城市居民向往。
田園生活“看上癮”
斑駁的紅磚房子、掉漆的柜子、粉色小碎花窗簾、藏在窗邊的鑰匙,逗貓、喂狗、撈魚、種菜、到鎮上買肉……這是抖音博主“張同學”短視頻里的常見場景。就是如此普通的農村生活,卻讓“張同學”爆火出圈,還登上了北京衛視跨年晚會。
自去年10月4日發布第一條視頻至今,“張同學”靠50多個原創視頻,積累了1800多萬粉絲,獲贊7200多萬。張同學所在的遼寧省營口市建一鎮松樹村,也成為粉絲們的打卡地。許多網友表示:“我從來沒想過,自己會對農村的日常生活這么上癮。”
鄉村生活類視頻大都展現了原汁原味的農村生活及背后的鄉土人情。正如“張同學”所說:“農村跟城里生活不一樣,春天收拾地播種,夏天施肥打草,秋天收玉米,冬天上山砍柴,一年四季都有做不完的農活,這些都是拍不完的題材。”
北京大學互聯網發展研究中心主任田麗接受本報采訪時說,在追求現代科技生活的同時,人們內心深藏著對田園的向往。鄉村生活視頻的出現,滿足了此類情感投射,也給予了部分觀看者短暫逃離現實生活壓力的契機,因而受到大眾歡迎。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互聯網經濟研究主任李勇堅分析稱,有過鄉村生活的人看了懷舊,沒有這種體驗的人看了新奇,加上中國幾千年的農耕文化影響,多重因素促成鄉村題材視頻的火爆。
“三農”視頻受歡迎
近年來,農村網絡基礎設施的完善、智能終端的普及,使得鄉村信息化程度不斷提高。在此基礎上,短視頻憑借自身“短、平、快”的技術特性與傳播特點,使農村、農人、農貨進入更多人視野,在消融城鄉邊界、解決城鄉時空隔閡方面起到不小的作用。“三農”相關內容已成為短視頻平臺的重要部分。
截至2021年12月,抖音上粉絲量過萬的“三農”創作者已超過4萬名。2021年全年,抖音上“三農”相關視頻日均播放超過42億次。根據《2021抖音“三農”數據報告》,過去一年,抖音上受歡迎的“三農”視頻內容中,排名最前的分別為農村生活、農村美食和“三農”電商。
田麗認為,隨著媒介技術快速發展,數字化交往空間開始重構城市與鄉村的關系。人們對鄉村的集體記憶和整體認知,不再局限在實體的物理空間和生活場景中,新媒體產品折射出的鄉味、野趣和新農村面貌等,重塑了大眾的鄉村印象。碎片化的短視頻和圖文信息,重構了“數字原住民”的鄉村記憶。“張同學”等知名博主不僅構建了國內年輕一代網民的鄉村印象,還構建了世界范圍內網友對中國鄉村的記憶。
不過,目前來看,此類主題內容質量良莠不齊,還存在土味低俗、粗制濫造、跟風模仿等不良現象。對此,田麗認為,長期看一定會優勝劣汰,只有高質量、高水平、高情懷的視頻,才會長久地吸引海內外受眾關注。
鄉村振興有奔頭
接受采訪時,“張同學”曾表示希望通過線上幫助村民銷售農產品。記者了解到,“三農”創作者中,有不少新農人已開始借助電商來推廣自己家鄉的農特產品。
以創作者“川香秋月”為例,她曾在流水線工廠打工,回到家鄉四川瀘州后,拍攝種地干農活的短視頻。其中一條磨豆花的視頻,漲粉超50萬。隨著粉絲增加,她創立了自己的農貨品牌,通過電商賣蘿卜,成功實現了“為家鄉帶貨”。
抖音相關負責人表示,2020年8月開始,平臺推出新農人計劃,從流量扶持、運營培訓、變現指導等方面,全方位扶持“三農”內容創作。2021年,抖音通過“鄉村大師課”“中國農民豐收節”等多種活動,幫助“三農”創作者解決曝光不足等問題,讓美好鄉村被更多人看到。據悉,這些活動旨在發掘鄉村創作者,激勵他們圍繞鄉村美景、美食特產、特色民俗、生產勞作等進行長期創作、帶動鄉村產業發展。
除了利用高人氣傳播鄉村獨特文化景觀、帶火鄉村旅游、拓寬農貨銷量,創作鄉村生活視頻的新農人本身也是鄉村振興的重要力量。專家表示,如果年輕人在農村有發揮的舞臺、有自己的生存價值,實際上也是一種人才振興,會推動鄉村進一步創新發展。(記者 葉 子)
關于我們? 合作推廣? 聯系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互聯網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