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a级在线播放,一本到无码av专区无码不卡,亚洲第一男人av无码网站,变态另类av天堂手机版

當前位置:文化中國>

重磅!2020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揭曉

發布時間: 2021-04-13 15:11:41 | 來源: 中國網 | 作者: | 責任編輯: 秦金月

中國網4月13日訊 今天上午,2020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出爐,分別為貴州貴安新區招果洞遺址、浙江寧波余姚井頭山遺址、河南鞏義雙槐樹遺址、河南淮陽時莊遺址、河南伊川徐陽墓地、西藏札達桑達隆果墓地、江蘇徐州土山二號墓、陜西西安少陵原十六國大墓、青海都蘭熱水墓群2018血渭一號墓、吉林圖們磨盤村山城遺址等十個項目。

4月12日至13日,中國文物報社、中國考古學會主辦的2020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終評會在京召開。經過4月12日全天的項目匯報會,4月13日上午,評委會經過綜合評議,最終投票選出2020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國家文物局副局長宋新潮表示,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評選活動就是年度考古研究成果的集中展示,也是向業界及公眾匯報最新研究成果、普及考古知識的重要平臺。活動舉辦30多年來,就是考古工作不斷走入社會公眾視野的30年,也是考古事業融入社會文化發展的30年。評選活動采取的一切形式,其目的都是為了讓公眾更深切感觸考古的重大社會政治意義,參與和分享考古學對構建民族歷史、增強文化自信的獨特貢獻。

本屆評選終評的項目匯報會和新聞發布會,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向公眾展示了2020年度中國考古的最新成果、最重要的發現,在保持學術性的同時,也展現了中國考古學的發展和中國考古人的風采。

貴州貴安新區招果洞遺址部分出土磨制骨角器(國家文物局供圖)

招果洞遺址位于貴州省貴安新區高峰鎮巖孔村招果組。2016-2020年,貴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四川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聯合進行了5個年度的考古發掘,取得了重要收獲。

遺址堆積厚約8米,跨越了整個舊石器時代晚期和新石器時代,在全國范圍內十分罕見。遺跡、遺物非常豐富,發現51處用火遺跡、2座墓葬,大量石制品、磨制骨角器,以及和人類活動有關的動植物遺存。

浙江寧波余姚井頭山遺址出土的海洋軟體動物貝殼(國家文物局供圖)

井頭山遺址位于浙江省余姚市三七市鎮,臨近河姆渡、田螺山遺址,地處杭州灣南岸的四明山余脈與姚江河谷的交接地帶,2013年在遺址所在原廠區地質勘探中被發現,總面積20000平方米,是河姆渡遺址發現近50年以來,在浙江沿海發現的又一處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新石器時代遺址。

河南鞏義雙槐樹遺址出土的牙雕蠶(國家文物局供圖)

雙槐樹遺址位于河南省鞏義市伊洛河與黃河交匯處南岸雙槐樹村南臺地上。2013-2020年,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與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等單位對遺址本體及其相鄰區域先后數次展開文物調查勘探與考古發掘工作。勘探確認遺址東西長約1500米左右,南北寬約780米左右,現存面積達117萬平方米。發現有仰韶文化中晚期階段3重大型環壕、大型建筑基址、中心居址、具有最早甕城結構的圍墻、版筑的大型夯土地基、4處共1700余座經過嚴格規劃的大型公共墓地、夯土祭壇、房址、灰坑、人祭坑及獸骨坑等遺跡。出土了豐富的仰韶文化時期文化遺物。經初步研究,該遺址文化遺存可分為五期七段。其中第一期為裴李崗文化時期,第二期相當于大河村二期偏晚階段(即廟底溝類型晚期);第三期相當于大河村三期;第四期相當于大河村四期,可分為三段,第五期相當于大河村五期。

河南淮陽時莊遺址發掘遺跡分布圖(國家文物局供圖)

時莊遺址位于河南省周口市淮陽區四通鎮時莊村,北臨太康縣。遺址總面積約10萬平方米,鉆探和發掘表明,遺址的南部是一處夏代早期的糧倉城。時莊遺址布局清晰、功能專一的圍垣聚落,是夏代早期中原地區新出現的小型化、專門化聚落,是一種嶄新的聚落形態。

時莊遺址是我國目前發現的年代最早的糧倉城,為研究我國古代早期國家的糧食儲備、統一管理和可能存在的貢賦制度等提供了絕佳的實物資料。

河南伊川徐陽墓地的陪葬車馬坑(國家文物局供圖)

河南省洛陽市伊川縣執徐陽墓地位于河南省洛陽市伊川縣鳴皋鎮徐陽村一帶,伊河支流順陽河自西向東穿過墓地。其西、北分別為陸渾西山、鹿蹄山、東、南為伊河西岸開闊谷地。城址位于墓地西約1公里,隸屬宜陽縣白楊鎮南留村,據《水經注》等文獻記載,為兩漢時期陸渾縣縣治所在。考古發掘表明,殘存城墻始建年代不早于漢武帝時期,約在東漢末年廢棄,城墻之下發現東周時期灰坑、窖穴等遺存。

徐陽墓地的發現證實了文獻所載“戎人內遷伊洛”的歷史事件,是研究春秋戰國時期民族遷徙與融合、文化交流與互動的重要資料,其所表現出的文化融合與嬗變,是中原華夏文明的先進與包容性的重要體現,也是中華文化五千年有容乃大、兼收并蓄、民族融合的實證。

西藏札達桑達隆果墓地出土的金項飾及燧石珠、瑪瑙(國家文物局供圖)

桑達隆果墓地位于西藏自治區阿里地區札達縣桑達溝溝口,地處喜馬拉雅山脈西段北麓,海拔3700米,地勢北高南低,屬山地半荒漠與荒漠地帶。桑達隆果即藏語Sangsdar lung mgo的音譯,意為“桑達溝口”。該墓地于2017年12月被首次發現,因墓葬形制及出土遺物體現出了獨特的考古學文化特征,被國家文物局納入“考古中國”項目,予以重點文物保護專項資金支持。經過西藏自治區文物保護研究所、札達縣文物局2017-2020年的考古發掘,現已取得階段性重要成果。

桑達隆果墓地是目前所見探索西藏西部早期喪葬習俗最系統的墓葬材料,反映出當時、當地先民們,有同時隨葬明器、實用器兩類器物的傳統,以及隨葬食物和毀器的習俗。體現了以札達縣為中心,來自于它西部、東部、南部、中部以及中原地區考古學文化傳播至此的痕跡。

江蘇徐州土山二號墓東回廊漆棺內出土的琉璃棋子(國家文物局供圖)

土山漢墓位于江蘇省徐州市區云龍山北麓,共發現三座墓葬,《水經注》等記載為“亞父冢”,俗稱范增墓。一號墓規模較小,三號墓可能為廢棄墓葬。二號墓位于主封土下,1977年發現至今,歷經了三代考古人40余年的發掘歷程,發掘工作從室外考古轉為室內考古,從田野考古發掘轉為發掘與保護、展示并重,是我國考古發掘工作理念轉變的縮影和范例。2014-2020年,徐州博物館主持墓室階段的發掘,江蘇省文物局組織成立以信立祥先生為組長的發掘保護專家組,并與多家科研基地單位和相關研究人員開展技術合作。目前發掘工作已基本結束。

陜西西安少陵原十六國大墓出土的鼓吹儀仗俑(國家文物局供圖)

陜西西安少陵原十六國大墓位于西安市南郊少陵原之上。2019—2020年,經國家文物局批準,西安市文物保護考古研究院在少陵原區域配合基本建設,考古發掘了三座十六國時期高等級墓葬,編號焦村M25、M26、中兆村M100,出土共計278件隨葬器物以及土雕建筑、壁畫。

本次考古發現的三座墓葬,規模巨大、形制特殊、結構完整,又出土土雕建筑模型、巨幅壁畫且皆為兩室以上的大墓,應是十六國時期高等級墓葬,對研究十六國時期大型高等級墓葬的分布、結構等中國古代陵墓制度考古具有重大價值。

本次發現的彩繪土雕建筑,是目前考古發現的最接近中國傳統古代土木建筑原型的實例。

青海都蘭熱水墓群2018血渭一號墓出土的金容器及裝飾品(國家文物局供圖)

熱水墓群位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蘭縣熱水鄉境內,1982年考古發現并得名。墓群分布于熱水鄉察汗烏蘇河南北兩岸,多分布于海拔3400-3500之間,整體分布呈枝叉狀特征。熱水墓群是6—8世紀的重要墓葬群,出土的大量文物,有力地證明了從北朝至隋唐時期,青海道是絲綢之路上的一條重要的干線,都蘭則是東、西方貿易的中轉站。

2018血渭一號墓由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和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組成聯合考古隊,于2018年開始發掘,2020年結束田野工作。

根據墓室出土金器、絲織物等,結合棚木樹木年輪測定,該墓的年代在8世紀中期左右(樹木年輪測定744年)。墓葬的規格相當高。根據印章可知墓主人是吐谷渾王,時代是吐蕃統治時期。

科學發掘確認:2018血渭一號墓是熱水墓群乃至青藏高原上發現的布局最完整、結構最清晰、形制最復雜的高等級墓葬之一,是熱水墓群考古研究的重要發現、也是首次掌握了吐谷渾陵墓形制的基本特征,是中國古代陵墓制度考古的重大發現。

吉林圖們磨盤村山城遺址早期出土的文物(國家文物局供圖)

磨盤村山城,原名城子山山城,坐落于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圖們市,該城南高北低,城墻沿山脊、山腹修筑,平面呈闊葉狀,周長4549米。根據城內采集到的“南京路勾當公事之印”等帶文字遺物,學界普遍認為該城應為東夏國時期城址。

2013-2020年,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對該遺址進行了連續8年的主動性考古發掘工作,累計發掘面積6405平方米,共清理城門3座,角樓1座,解剖墻體6段,發掘院落、大型建筑基址、小型房址、排水溝渠、灰坑等遺跡近80個,出土各類遺物5000余件。通過發掘,確認該城晚期為金元之際東北地方割據政權東夏國南京城故址,早期或與大祚榮“遂率其眾東保桂婁之故地,據東牟山,筑城以居之”的渤海立國之城有關。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