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運河是中國古代水利工程,包括京杭大運河、浙東大運河和隋唐大運河三個部分,全長3200公里,地跨35座城市,縱貫在中國華北大平原上,通達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五大水系,是中國古代南北交通的大動脈。大運河從徐州、宿遷、淮安、揚州、鎮江、常州、無錫、蘇州8座城市穿流而行,沿線有多家博物館以運河為名,講述運河的江蘇故事。
2005年12月15日,“運河三老”聯合發出《關于加快京杭大運河遺產保護和“申遺”工作的信》,掀起了大運河申遺的熱潮。它就像一個爆發點,一把發令槍,大家很快應聲而動集聚在一起,為了同一個目標奔跑,把大運河申遺工作推上了“高速路”。
大運河沿線城市開展的考古工作,使每一座因運而生、因運而興的城市煥發出生機和活力。申遺成功10年來,江蘇在考古中發掘出大量大運河文化遺存,進一步豐富了大運河文化。2013年,隋煬帝墓在江蘇揚州被發現,這一發現為“中國大運河”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增添了又一重要佐證。曹莊隋唐墓(隋煬帝墓)考古項目,也被列入2013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和新時代百項考古新發現。在妥善保護的前提下,整合文物實體與歷史資源,通過對文物本體的創新性保護和展示,實現了對文化遺產的合理利用。
堅持活態傳承,挖掘大運河文化時代價值。江蘇蘇州市平江歷史文化街區熱鬧非凡,運河文化展示吸引許多游人駐足參觀,印制年畫,體驗“蘇式生活”。蘇州還建設“運河十景”,打造寶帶橋、京杭大集、石湖五堤等標志景點,推出一批古城內河水上游精品線路,多元立體展示蘇州運河文化。同時實現惠民利民,共享大運河文化保護成果。
近年來,大運河保護傳承工作卓有成效,我國文化遺產保護的力度不斷加大。 2019年5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發布《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規劃綱要》,不僅標志著以運河文化為代表的我國文化遺產保護發展晉級為“國家戰略”,也第一次把區域文化發展提升到與國家區域經濟規劃同等重要的地位。大運河文化帶地跨北京、天津、河北、山東、河南、安徽、江蘇、浙江8個?。ㄖ陛犑校瑩碛薪?0萬平方公里的國土面積和5億左右的常住人口,進一步提升文化傳承保護發展在國民經濟中的重要地位。
如今,國家建立了諸多與大運河有關的博物館,如隋唐大運河文化博物館、杭州京杭大運河博物館等,揚州中國大運河博物館,面向公眾開放,系統地傳播和傳承大運河文化脈絡?!斑\河三老”之一、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國家級非遺銅雕技藝代表性傳承人朱炳仁建議,一方面要繼續保護好自身豐富的運河文化遺產,繼續挖掘運河文化的價值。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好揚州中國大運河博物館這一運河文化的“金字招牌”,因為它是一座“活的”博物館,全面講述了大運河故事,是一個可以不斷提升、不斷發展的運河文化展示窗口。
此外,還有揚州大運河鹽商文化展示館、蘇州大運河遺產展示館、常州大運河記憶館、淮安運河博物館、中國漕運博物館等。在運河沿線的主題博物館中,不僅珍藏著許多有關運河的文化記憶,還可見運河文化如何在傳承中煥新,感受到大運河文化的生生不息。
通過“5G+VR”的科技展陳,觀眾仿佛“站”在船頭、“踏”入歷史長河,上一秒還在杭州拱宸橋閑逛,下一秒就在揚州喝起早茶……一鏡穿越運河17城,大運河邊的美好生活觸手可及。揚州中國大運河博物館館長鄭晶認為:“依托新時代大運河考古的重要成果,深入挖掘它們蘊含的文化精髓和時代價值,用展覽的形式,讓更多人走近、了解大運河,讓大運河文化‘火’起來,奏響當代的運河之歌?!?/p>
悠悠運河,千年文脈,“后申遺時代”如何打造大運河的超級IP?助力城市文旅融合發展有什么樣的新玩法?“運河長子”江蘇揚州交出嶄新答卷。人們來博物館看什么、在運河旅游中體驗什么?如何把大運河變成豐富人民精神生活、培養人民高尚情操、提升社會文明程度乃至形成改造現實世界的精神力量,打造一條更加多彩、更加璀璨的“文化運河”,這些都是需要認真思考的。
人們要從思想深處認識到,每個人都有保護文化遺產的責任和義務。在單霽翔看來,保護和利用都不是目的,最終要把它健康地傳承給子孫后代,煥發出大運河新的活力。后世子孫能借助這些“珍貴的器物”“璀璨的文字”“凝固的音樂”“流動的文明”等,深入與歷史對話,不斷加強文化自信,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大運河保護傳承的不僅僅是一條河道,更是沿線城市千千萬萬民眾的幸福生活。”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張楠
校對 李?;?/p>
關于我們? 合作推廣? 聯系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互聯網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