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讀者來信反映,在瀏覽網絡平臺時,經常刷到一些短視頻博主對影視作品進行再創作時,為博人眼球、吸引流量,隨意剪輯內容,刻意扭曲作品原意,甚至使用粗俗的不文明用語,嚴重損害了原作品作者的合法權益,影響了原作品的藝術價值。
“短視頻隨意修改原作品,主要是為了滿足部分觀眾的獵奇心理,達到流量變現的目的。一味追求變現,會影響文化創作環境,形成不良風氣和導向,對這種行為應當堅決說‘不’。”湖南長沙市讀者劉女士表示。
近年來,短視頻平臺火爆,有的博主在無作者授權情況下二次創作并發布作品,這種“二改二傳”行為既侵害了原作者的合法權益,又打擊了原創積極性,導致網絡平臺內容魚龍混雜、泥沙俱下。日前,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公布了一起典型案例,某社交平臺博主將他人的“爆款”文章“讀”成視頻,經過拍攝剪輯后上傳至網絡平臺廣泛傳播。法院判決被告構成著作權侵權,向原告賠償經濟損失1.1萬元,并公開發表聲明賠禮道歉。
由于視頻剪輯門檻較低,容易上手,在短視頻平臺上,以影視劇剪輯內容為主的賬號很多,粉絲數量巨大,具有較大影響力。“從事文藝創作是公民的基本權利,文藝創作自由需要保護,但另一方面文藝創作自由不能被濫用,不能以此為借口侵害他人的著作權等權利。未經原作者授權,便隨意將影視作品任意剪輯、切條、搬運、傳播的情況,損害了影視作品的完整性,曲解影視作品內容的主旨原意,長期來看,將影響影視行業長遠健康發展。”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知識產權法教研室主任萬勇表示。
有讀者反映,這些隨意拼接、庸俗劣質的泛娛樂化短視頻,輸出不正確的價值觀,尤其容易誤導未成年人。“短視頻在給大眾帶來愉快體驗的同時,更應樹立和傳遞正確價值導向。”有讀者建議,應加強對短視頻內容的監管,鼓勵博主創作出更多優秀的短視頻作品,共同營造風清氣正的網絡生態。
萬勇認為,視頻創作要以著作權法等法律法規為根本準繩,鼓勵有益于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作品創作和傳播,同時加強知識產權保護,通過普法教育宣傳,提升短視頻創作者尊重知識、崇尚創新、誠信守法的知識產權法治意識。
不過也有讀者提出,在保護原作知識產權的同時,也要為網絡上的二次創作留有空間。但是,二次創作必須守住底線,不能觸碰法律法規紅線。
“從文化創新角度來看,在尊重原作品基礎上的二次創作,能給人們帶來新的思考和觀看體驗,這也是文化創新和文化活力的體現。從監管者的角度,要避免‘一刀切’。”遼寧沈陽市讀者張先生建議。
此外,不少短視頻博主表示,一些作品尤其是網絡短視頻的原創程度不好判斷、授權機制不完善,不好辨別是否侵權,尤其是對剪輯再創作作品的內容審核,網絡平臺仍存在模糊地帶。“一方面應該通過案例示范等形式,提高短視頻博主的法治意識,另一方面督促網絡平臺落實主體責任,細化自查自糾流程,明確侵犯知識產權亂象治理標準。與此同時,平臺還可以依法依規制定舉報指引,充分發揮廣大網民力量,共同防范網絡侵權等亂象。”萬勇建議。
(劉禹舟參與采寫)
關于我們? 合作推廣? 聯系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互聯網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