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9月28日訊 (記者 秦金月)9月27日,天津大學馮驥才文學藝術研究院(以下簡稱“馮研院”)舉辦全國首屆非物質文化遺產學交叉學科碩士研究生入學儀式,宣告我國非遺學一級交叉學科的“山門”自此開啟,標志著我國非遺的保護與發展進入了專業和科學的軌道,也標志著非遺進入了科學發展的新時期、社會發展的新時代。
我國作為全世界非遺體量最大的文明古國,在非遺保護實踐和理論研究上一直處于國際前沿。但因非遺學的學科體系尚未建成,非遺專業只能“繞道”其他一級學科招生,在非遺急需大量專業人才進行科學保護的當下,這無疑制約了我國非遺保護事業乃至文化事業的發展。
馮驥才及其團隊是我國在非遺搶救保護、人才培養以及非遺學理論和學科構建等方面的先行者。憑借近20年來打下的堅實基礎,在黨和國家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天津大學于去年10月獲批設立全國首個非物質文化遺產學交叉學科碩士授權點。首批碩士研究生的入學,對于我國非遺事業意義重大,因此備受各界矚目。
國家相關部委對天津大學的非遺學交叉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寄予厚望,文旅部非遺司司長王晨陽和住建部村鎮建設司一級巡視員董紅梅特地以視頻形式表示祝賀。天津市文旅局二級巡視員馬慶余、非遺處處長楊靜霞出席入學儀式。
天津大學黨委書記楊賢金出席儀式并代表學校致辭,黨委副書記雷鳴,黨委常委、副校長鄭剛及學校相關部處、兄弟學院的代表也參加了儀式。
全國政協常委兼副秘書長、民進中央副主席朱永新,中國民協主席、山東工藝美術學院院長潘魯生,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副主席向云駒,北京師范大學教授蕭放,中山大學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中心教授宋俊華,中國社科院大學教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遺領域專家巴莫曲布嫫等近30位全國重要的人文學者、教育家紛紛發來“云祝?!?。
天津楊柳青木版年畫國家級傳承人霍慶有和中國民間文化杰出傳承人、“泥人張”第五代傳人張宇來到現場,國家級非遺西碼頭百忍京秧歌老會帶來百年歷史的儀仗設擺。天津皇會民間保護基金會主任尚潔、南開大學教授閻國棟、天津師范大學教授王振良等學者也前來參加。
在入學儀式上,馮研院以一副“非遺傳承開科有運為國器,民間文化治學無疆待后人”的對聯,表明理想和決心。院長馮驥才與天津大學黨委書記楊賢金將錄取紀念證書及一套蘊含深意的入學禮物——嵌有明代木活字的水晶鎮紙和國家級非遺傳承人吳元新親手制作的藍印花布圍巾,頒發給七名新生。
楊賢金在致辭中表示,非遺學交叉學科建設及人才培養面臨著從無到有、從新到強的巨大挑戰,天津大學將在今后的探索建設中找準國家急需與自身特色優勢的結合點,用好學科交叉融合的“催化劑”,圍繞非遺事業對人才的個性化需求,做好管理型和研究型人才的分類培養,扎實服務我國乃至世界非遺事業的發展。
“你們真的熱愛民間文化嗎?”馮驥才在致辭中先對新生們拋出一個必須要想的問題。他說,“熱愛”不同于“喜歡”,熱愛民間文化是要把它當成自己的一部分,對它有深刻的認知,“熱愛之中才能產生責任。熱愛非遺才能進入非遺學,有文化責任才能學好非遺學。”他希望能在更長遠的未來,看見這批學生在祖國的山河大地與田野中,為非遺事業生氣勃勃地工作著。
隨后,馮驥才提出教研工作目標:首先是建立起非遺學科自己獨特的知識體系和理論體系,二是建立起一整套符合非遺規律與特點的獨特的研究方法和教學方法,從而培養出滿足非遺事業需要的非遺研究人才和非遺管理人才。他表示,非遺管理學、非遺檔案學、視覺人類學、傳承人口述史、非遺博物館學、民間美學等都是接下來教研工作的重點,他尤其注重“把書桌搬到田野”,“田野體驗和實踐教學是我們最重要的方法。”
馮驥才強調,簡單地把現有的相關學科整合起來不是非遺學科,“從它的性質與內涵而言,它是跨學科的,所以我們運用‘交叉學科’這一概念。交叉學科的學科之間不是加法,是乘法,不是‘物理性’的而是‘化學性’的。”天津大學作為我國一流的綜合性大學,為非遺學交叉學科提供了豐厚的資源和強有力的學術支撐,馮研院已經與一些相關學院開展教研和課程合作計劃,只要相關學科緊密合作,定能有效發揮天大優勢。
馮驥才呼吁全國學界眾志成城,共同推動非遺學科建設的前進,“它必將為田野大地上的非遺保護確立科學的憑據,為非遺事業培養與輸送專業的人才。它還將作為具有東方特色的獨立的一門學科,為人類文化遺產的保護與發展做出貢獻。我們是一代有理想和抱負的人。如果站在將來看,就會知道今天邁出去的一步有多么重要?!?/p>
據悉,二十世紀初,馮驥才受聘天津大學,時任中國民協主席的他發起中國民間文化遺產搶救工程,此后十余年他帶領馮研院師生組成的學術團隊奔走在非遺田野第一線,以民間文化遺產保護實踐促進非遺學理論建構。他最早提出非遺檔案化的理念,最早意識到傳承人保護的重要性,最早看到保護傳統村落的迫切性并推動國家對傳統村落的認定,早在2004年就第一次提出了“非遺學”的判斷和預見。由他主持出版的一系列重要文化檔案為非遺學研究提供了可資借鑒的范式;他主持編纂并制定的民間文化搶救、傳承人調查認定、傳統村落立檔調查等田野工作規范手冊,為我國非遺調查與整理確立了科學的規范;在田野實踐中他還與團隊創造出非遺保護的“獨門絕技”傳承人口述史。
近20年來,馮研院根據非遺學的學科邏輯凝練形成了非遺學理論與方法、非遺保護與管理、民藝學研究、傳統村落保護與研究等重點方向,并結合自身學科優勢創立了三個研究中心——中國傳統村落保護與發展研究中心、中國木版年畫研究中心、傳承人口述史研究所。馮研院高度重視非遺教學與保護實踐的交融,并根據院長馮驥才先生的文化保護和教育思想,發展出“將書桌搬到田野”“文化學習的一半是文化體驗”等教學理念。學生在學期間可以全程參與馮研院的重要科研項目、國際學術論壇、非遺展覽和文化活動,在田野實踐中接受全面系統的學術訓練。馮研院不僅“把非遺請進校園”,還追求“學院博物館化”,將非遺教學置于深厚的人文環境之中。藏有大量民間藝術珍品的博物館,為教學提供了豐厚資源,也是培養學生審美能力和對文化真摯熱愛的人文空間。
目前馮研院正分別在浙江西塘和天津楊柳青籌建“傳統村落保護西塘實踐基地”和“楊柳青年畫教研實踐基地”,以便將來更好地在文化遺產保護第一線開展教研工作,探索符合非遺學交叉學科特點和研究型、管理型人才培養需求的實踐教學模式。
關于我們? 合作推廣? 聯系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互聯網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