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21年12月24日 第 07 版)
社會主義文藝源于人民、為了人民、屬于人民,社會主義文藝具有人民性的本質內涵和根本立場。作為一名民間文藝的研究者、創作者和民間文藝保護實踐的工作者,對文藝人民性的感受尤為深刻。可以說,人民就是多姿多彩、如遍野山花般爛漫的文藝的創造者,是文藝創造性、生命力的來源,是我們傳承發展、創作實踐的目標和歸宿。
近期,我們將在中國國家博物館舉辦一項民間藝術的主題展覽,展覽的名稱是中國民間文藝研究與實踐創作的核心主題和傳統——“到民間去”,就是從書齋走向廣闊的民間,從文獻走向火熱的生活,從作品走向一個個民間文藝的創造者。作為這一理念的踐行者,在田野行走幾十年,我收獲了大量民間文藝的一手文獻、一線體驗,收集整理了一系列可能稍縱即逝的民間文藝檔案。它們是民族民間文化生活的活態存錄,記錄和述說著民族民間文化的情與理、智慧和熱情、生命力和創造力。我想通過展覽的形式,讓更多青少年認識和感受我們民族文化的根脈,也喚起老一輩的鄉愁記憶和情感共鳴,以這樣共同參與的文化交流方式書寫和傳播人民的史詩。我計劃在這次展覽后,將最富有文化價值的民間文藝藏品捐獻給國家,我們的研究、創作、展覽和傳播都是國家和人民賦予的使命,我希望把幾十年耕耘的成果奉獻給人民。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文聯十一大、中國作協十大開幕式上的重要講話中指出:“人民是文藝之母。文學藝術的成長離不開人民的滋養,人民中有著一切文學藝術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豐沛源泉。”這是對文藝創作規律的深刻闡釋。我們從事民間文藝研究與創作,靈感和啟示即來自人民的文藝,它帶給我豐沛的生活滋養,有情感的溫度,有精神的力度,有現實生活里堅韌而又熱情的態度,使我的創作不會為了形式而形式、為了新穎而新穎,而是以自己的生活、情感、藝術體驗去汲取融會,然后再進行創作。在這次民間文藝主題展中,也將展出我在民間繪畫、民間工藝等基礎上創作的美術作品和藝術衍生品,這是一種藝術創作的實踐,也是文化的尋根之旅。從何處來、向何處去,是我們文化藝術創作的核心命題,人民的文藝就是回答。
習近平總書記還要求我們“用情用力講好中國故事,向世界展現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這是文化交流與傳播的重要意義和價值。我們在持續推進民間文化遺產搶救與保護、研究與創作的同時,也致力于以有形的、直觀的、多姿多彩的民間藝術展示中國生活、中國智慧和中國精神。近年來,在幾十年民間文藝收藏的基礎上,我們編纂出版了《中國民藝館》叢書,產生了積極反響,已輸出韓語、波蘭語、英語版權。那些民間年畫、繡屏、油燈、泥玩具是民族民間的文化創造,它們是生活歷史的積淀,是民族集體智慧和審美情趣的體現。它們靜默無聲,又有千言萬語,訴說著永恒的情誼和閃光的精神,是民族之美的生動呈現。
古往今來,中華民族的歷史波瀾壯闊,中華民族的文化傳統源遠流長。歷史和時代賦予我們培根鑄魂的文化使命,我們要把握好、踐行好,堅持人民的立場,書寫生生不息的人民史詩。
(作者系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主席)
關于我們? 合作推廣? 聯系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互聯網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