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0日,北京市文物局、北京中軸線申遺保護工作辦公室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創意與可持續發展中心在京共同主辦“數字化賦能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國際研討會。
中國網11月11日訊 (記者 蘇向東)為紀念《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50周年,11月10日,北京市文物局、北京中軸線申遺保護工作辦公室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創意與可持續發展中心在京共同主辦“數字化賦能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國際研討會。會議認為,下一個十年將是中國和世界數字化賦能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的重大機遇期。
來自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領域、數字化技術領域的學界、業界專家代表,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聚焦數字化技術對文化遺產保護的作用,從文化傳承、科技賦能、公眾參與等方面共同探討數字化賦能文化遺產保護的新模式、新趨勢。
圖為北京市文物局副局長褚建好致辭
北京市文物局副局長、北京中軸線申遺保護工作辦公室專職副主任褚建好在致辭中分享了“北京中軸線上的數字化實踐”,希望與會專家以研討會為契機,探討未來文化遺產保護發展的新趨勢,為文化遺產保護的全球數字發展探索新路徑。
圖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駐華代表處代表夏澤翰致辭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駐華代表處代表夏澤翰在致辭時表示,新的數字化實踐正應用于整個文化遺產領域,數字化技術將為遺產保護的從業者和公眾提供更完善、更廣泛、更平等的機會,同時提升世界遺產地管理水平。
會上,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駐華代表處文化部門負責人楊碧幸指出,文化遺產保護當前面臨許多挑戰,數字科技是有效促進文化管理和交流、文化遺產可持續發展、提升社會公眾特別是青少年對文化遺產保護工作認知度、關注度和參與感的重要手段。
圖為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張曉明發言
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張曉明指出,數字化已成為中國文化政策的主題詞,下一個十年將是中國數字化賦能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的重大機遇期。張曉明說,中國數字化的啟動較早,但整體基礎比較薄弱,特別是在文化遺產這一端未能得到充分賦能,導致內容生產和消費端不平衡。一個實例就是,以前是實體文物封存在倉庫,現在是數字文物封存在倉庫,展出率低,因此,當前數字化政策的重點是加速提高公共文化數字化水平。
圖為北京師范大學教授、首都文化創新與文化工程研究院副院長楊越明演講
北京師范大學教授、首都文化創新與文化工程研究院副院長楊越明在《文化遺產數字化浪潮:初心與重心》的演講中強調,文化遺產數字化的重心是“連接”,遺產本身是過去現在未來的連接,是中國和更多國外之間的連接,以及遺產和更多不同人之間的連接,這個連接的核心是拉近距離。所有數字化傳播的產品和項目,都企圖讓更多的人從認知者轉化成文化遺產保護的行動者。楊越明說,文化遺產的數字化,應以數字為媒介、創意為核心,最終使文化遺產增值,這樣才能實現文化遺產的多樣化表達,實現文化遺產的可持續發展。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創意與可持續發展中心咨詢委員會主席漢斯?道維勒表示,數字化的形式使人們能更廣泛地接觸遺產,不受任何物理和空間限制,使當世后代能夠永久訪問這些具有重要文化意義的遺產。
前聯合國秘書處高級經濟官員梅里·馬達沙希分享了通過對歐洲文化遺產數字資產進行可持續的跨邊界、跨語言、跨部門的數字開發,著力提升歐洲民眾能力建設、創新數字娛樂和參與方式的新路徑。
“數字化不僅僅是科技、手段和方法,還是文化本身,是主客體融合的新業態?!敝袊鴶底治幕瘓F總編輯陳勝利以文化遺產等領域豐富的數字化應用案例進行解讀,“其實,你發一個抖音你就是數字文化的創造者,所以創新創意是數字化的根本和靈魂。”
元宇宙技術將在文化遺產相關的研究和傳承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北京郵電大學交互技術與體驗系統文化和旅游部重點實驗室副主任陳洪,與意大利著名建筑師、米蘭理工大學教授米凱萊?布魯奈羅的研究思路不謀而合。陳洪說:“元宇宙技術體系對于文化遺產的時空一致性復原有很大幫助?!辈剪斈瘟_說:“如何吸引年輕人關注文化,元宇宙可以提供巨大助力。豐富的數字內容可以為全世界的遺產研究者創造價值,同時也為世界創造了一個人人都能獲取的全新維度的知識庫?!保▓D片由主辦方提供)
關于我們? 合作推廣? 聯系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互聯網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