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游客在陜西考古博物館外拍照留念。新華社記者 李一博 攝
新華社西安4月28日電 題:探尋歷史 感知未來——探訪首座考古學科專題博物館
新華社記者楊一苗
4月28日,首座考古學科專題博物館——陜西考古博物館向公眾開放。這座位于西安市長安區秦嶺之側的博物館,依托陜西省考古研究院歷年來田野考古工作實踐和文物保護科技研究成果,為公眾展示了考古工作過程、技術方法、研究思路及學科發展。
在考古學家的探鏟毛刷之間,在珍貴的神秘文物中,傾聽中華文明的精彩故事;在追尋中國現代考古學的發展歷程中,感知文明賡續的未來之路。
展出的“歷史”
“考古”是這座博物館的關鍵詞。
出土于陜西省寶雞市周原遺址的銅輪牙馬車被稱為西周“第一豪車”,為了完整保護這套馬車的信息資料,最大限度保存車輿的遺物和遺跡,陜西省考古研究院的工作人員用整體“打包”的方式,把它帶回實驗室。
清理和修復歷時三年多,“豪車”逐漸面貌清晰——
這套馬車遺跡由車體和4匹馬的遺骸組成,整個車輪的外沿全部由青銅鑄造而成,馬車車廂裝飾華麗繁復,有大量鑲嵌綠松石的青銅構件、薄壁青銅獸面裝飾以及玉器和彩繪構件。考古工作者共發現了400余件青銅車飾,其中的大部分飾件上鑲嵌有幾十件甚至上百件綠松石。綠松石總數量超過萬件,都是在青銅構件上鑄造嵌槽后鑲嵌上去的。
經DNA分析結果顯示,與馬車配套的4匹馬都是成年黑色公馬。根據車輪上的痕跡判斷,這輛馬車很少使用且裝飾性強,是西周高等級貴族的儀仗用車。
此次展出,這套馬車仍是“打包”搬進博物館,以車馬坑的形式進行展陳,再現了當年考古發掘的工作現場。
從一件件探鏟毛刷,到紙頁已泛黃的考古筆記,再到無人機、高清攝影設備……在這個館藏,每一件文物的呈現,都傳遞出中國“考古”歷程,濃縮著一代代考古工作者探尋文明起源、重建古代歷史的點滴,展現出中華文明賡續之路。
“活”起來的故事
一件不算起眼的青銅小罐,為何引來不少觀眾駐足?答案是“男性面霜”。
說起這件文物,它出土于春秋時期劉家洼遺址的一座中型貴族墓葬,經過科技手段分析,其中的殘留物為一水碳酸鈣和動物油脂,將它們混合后,考古學家發現有美白的效果,這可是目前中國發現最早的男性面霜。
在春秋時期的女性墓葬中,還出土了一套完整的首飾盒,里面放置有鐲子、瑪瑙串飾等,這些無聲的文物都生動再現了當時貴族男女的日常生活。
成立于上世紀50年代的陜西省考古研究院,在持續60多年的考古發掘和保護研究中,積累了20余萬件文物標本。陜西考古博物館選取了4218組5215件文物進行展出,其中大多數文物都是第一次與公眾見面。
南鄭疥疙洞舊石器時代洞穴遺址出土了秦嶺地區首次發現的早期現代人化石,為現代人起源的“多地區起源說”提供了有力的證據。
約4000年前石峁先民使用的樂器口簧,是我國音樂史上的重要發現。
第一次與公眾見面的顏真卿書丹《羅婉順墓志》,從中可窺書法大師雋逸秀雅的早期藝術風格……
活起來的文物不再是一件件孤獨的展品,而是帶著文化傳承走來的信使,講述著自己所記錄的精彩故事。
從“古”探真
時光變遷、時代更迭,許多塵封千年的文物被發現時或光彩盡失,或殘破不堪。考古工作者如妙手良醫“治愈”了一件又一件文物,他們利用最新的科技手段賦能文物保護,讓文物展現出多彩、有趣的一面。
考古工作者近年來在多件青銅器中都發現了一些固體或液體。通過現代生物學的蛋白質組學分析,可知戰國晚期秦國的銅敦里原是一盆黃牛肉,牛肉雖已碳化,但動物纖維仍清晰可見;通過對漢代青銅壺殘留液體中有機酸、淀粉粒的鑒定,可知瓶中的液體就是穿越了兩千年的漢代美酒。
聆聽泥土下傳出的絮語,可以探知中華文明的密碼。
李倕冠飾是陜西考古博物館的一件“明星”展品。數百個部件,金、銀、珍珠、象牙、玉石等十余種材料,再加上貼金、鑲嵌、掐絲、彩繪等多種工藝,這件文物展現出雍容華貴的大唐之風。這件展品旁,有一個觀眾可以拉開的“抽屜”,分層展示了李倕冠飾被發現時數百個“零件”疊壓在一起的樣貌。
考古工作者先是將文物整體“打包”帶回實驗室,再通過顯微照相技術逐一進行定位記錄,并按原始位置逐層恢復還原。李倕冠飾也是我國第一個通過實驗室微觀發掘科學復原的冠飾。
“科技之‘手’,不僅能恢復文物本來的樣子,也能探知文物內部的真相。”陜西省考古研究院院長、陜西考古博物館館長孫周勇說,將文物與出土背景結合、以考古的視角解讀遺址,這讓考古專業知識不再典藏于“象牙塔”中,這座博物館建立起了考古知識體系與公眾間的橋梁。
這是4月28日拍攝的陜西考古博物館外景(無人機照片)。
當日,考古學科專題博物館——陜西考古博物館向公眾開放。博物館以“考古”為主題,依托陜西省考古研究院歷年來田野考古工作實踐和文物保護科技研究成果,通過考古歷程、文化譜系、考古發現、文保科技四大板塊,展示考古工作過程、技術方法、研究思路及學科發展。
新華社記者 李一博 攝
這是4月28日拍攝的陜西考古博物館外景。
當日,考古學科專題博物館——陜西考古博物館向公眾開放。博物館以“考古”為主題,依托陜西省考古研究院歷年來田野考古工作實踐和文物保護科技研究成果,通過考古歷程、文化譜系、考古發現、文保科技四大板塊,展示考古工作過程、技術方法、研究思路及學科發展。
新華社記者 李一博 攝
4月28日,游客在陜西考古博物館內參觀寶雞周原遺址出土的銅輪牙馬車車飾。
當日,考古學科專題博物館——陜西考古博物館向公眾開放。博物館以“考古”為主題,依托陜西省考古研究院歷年來田野考古工作實踐和文物保護科技研究成果,通過考古歷程、文化譜系、考古發現、文保科技四大板塊,展示考古工作過程、技術方法、研究思路及學科發展。
新華社記者 李一博 攝
這是陜西考古博物館展出的唐代彩繪陶牽馬俑及馬(4月28日攝)。
當日,考古學科專題博物館——陜西考古博物館向公眾開放。博物館以“考古”為主題,依托陜西省考古研究院歷年來田野考古工作實踐和文物保護科技研究成果,通過考古歷程、文化譜系、考古發現、文保科技四大板塊,展示考古工作過程、技術方法、研究思路及學科發展。
新華社記者 李一博 攝
4月28日,游客在陜西考古博物館內參觀。
當日,考古學科專題博物館——陜西考古博物館向公眾開放。博物館以“考古”為主題,依托陜西省考古研究院歷年來田野考古工作實踐和文物保護科技研究成果,通過考古歷程、文化譜系、考古發現、文保科技四大板塊,展示考古工作過程、技術方法、研究思路及學科發展。
新華社記者 李一博 攝
這是陜西考古博物館展出的寶雞石鼓山商周墓地出土的犧尊(4月28日攝)。
當日,考古學科專題博物館——陜西考古博物館向公眾開放。博物館以“考古”為主題,依托陜西省考古研究院歷年來田野考古工作實踐和文物保護科技研究成果,通過考古歷程、文化譜系、考古發現、文保科技四大板塊,展示考古工作過程、技術方法、研究思路及學科發展。
新華社記者 李一博 攝
4月28日,游客在陜西考古博物館內拍攝唐代李倕冠飾。
當日,考古學科專題博物館——陜西考古博物館向公眾開放。博物館以“考古”為主題,依托陜西省考古研究院歷年來田野考古工作實踐和文物保護科技研究成果,通過考古歷程、文化譜系、考古發現、文保科技四大板塊,展示考古工作過程、技術方法、研究思路及學科發展。
新華社記者 李一博 攝
4月28日,游客在陜西考古博物館內參觀寶雞石鼓山商周墓地出土的犧尊。
當日,考古學科專題博物館——陜西考古博物館向公眾開放。博物館以“考古”為主題,依托陜西省考古研究院歷年來田野考古工作實踐和文物保護科技研究成果,通過考古歷程、文化譜系、考古發現、文保科技四大板塊,展示考古工作過程、技術方法、研究思路及學科發展。
新華社記者 李一博 攝
4月28日,游客在陜西考古博物館內參觀。
當日,考古學科專題博物館——陜西考古博物館向公眾開放。博物館以“考古”為主題,依托陜西省考古研究院歷年來田野考古工作實踐和文物保護科技研究成果,通過考古歷程、文化譜系、考古發現、文保科技四大板塊,展示考古工作過程、技術方法、研究思路及學科發展。
新華社記者 李一博 攝
4月28日,游客在陜西考古博物館內參觀。
當日,考古學科專題博物館——陜西考古博物館向公眾開放。博物館以“考古”為主題,依托陜西省考古研究院歷年來田野考古工作實踐和文物保護科技研究成果,通過考古歷程、文化譜系、考古發現、文保科技四大板塊,展示考古工作過程、技術方法、研究思路及學科發展。
新華社記者 李一博 攝
4月28日,游客在陜西考古博物館內了解植物考古知識。
當日,考古學科專題博物館——陜西考古博物館向公眾開放。博物館以“考古”為主題,依托陜西省考古研究院歷年來田野考古工作實踐和文物保護科技研究成果,通過考古歷程、文化譜系、考古發現、文保科技四大板塊,展示考古工作過程、技術方法、研究思路及學科發展。
新華社記者 李一博 攝
4月28日,游客在陜西考古博物館內收集文創印章留念。
當日,考古學科專題博物館——陜西考古博物館向公眾開放。博物館以“考古”為主題,依托陜西省考古研究院歷年來田野考古工作實踐和文物保護科技研究成果,通過考古歷程、文化譜系、考古發現、文保科技四大板塊,展示考古工作過程、技術方法、研究思路及學科發展。
新華社記者 李一博 攝
4月28日,游客在陜西考古博物館內參觀。
當日,考古學科專題博物館——陜西考古博物館向公眾開放。博物館以“考古”為主題,依托陜西省考古研究院歷年來田野考古工作實踐和文物保護科技研究成果,通過考古歷程、文化譜系、考古發現、文保科技四大板塊,展示考古工作過程、技術方法、研究思路及學科發展。
新華社記者 李一博 攝
這是陜西考古博物館展出的由顏真卿書丹的唐代羅婉順墓志局部(4月28日攝)。
當日,考古學科專題博物館——陜西考古博物館向公眾開放。博物館以“考古”為主題,依托陜西省考古研究院歷年來田野考古工作實踐和文物保護科技研究成果,通過考古歷程、文化譜系、考古發現、文保科技四大板塊,展示考古工作過程、技術方法、研究思路及學科發展。
新華社記者 李一博 攝
4月28日,游客在陜西考古博物館內參觀考古現場文物保護移動實驗室。
當日,考古學科專題博物館——陜西考古博物館向公眾開放。博物館以“考古”為主題,依托陜西省考古研究院歷年來田野考古工作實踐和文物保護科技研究成果,通過考古歷程、文化譜系、考古發現、文保科技四大板塊,展示考古工作過程、技術方法、研究思路及學科發展。
新華社記者 李一博 攝
4月28日,游客在陜西考古博物館內了解文物的實驗室保護修復。
當日,考古學科專題博物館——陜西考古博物館向公眾開放。博物館以“考古”為主題,依托陜西省考古研究院歷年來田野考古工作實踐和文物保護科技研究成果,通過考古歷程、文化譜系、考古發現、文保科技四大板塊,展示考古工作過程、技術方法、研究思路及學科發展。
新華社記者 李一博 攝
4月28日,游客在陜西考古博物館內參觀。
當日,考古學科專題博物館——陜西考古博物館向公眾開放。博物館以“考古”為主題,依托陜西省考古研究院歷年來田野考古工作實踐和文物保護科技研究成果,通過考古歷程、文化譜系、考古發現、文保科技四大板塊,展示考古工作過程、技術方法、研究思路及學科發展。
新華社記者 李一博 攝
4月28日,游客在陜西考古博物館內參觀。
當日,考古學科專題博物館——陜西考古博物館向公眾開放。博物館以“考古”為主題,依托陜西省考古研究院歷年來田野考古工作實踐和文物保護科技研究成果,通過考古歷程、文化譜系、考古發現、文保科技四大板塊,展示考古工作過程、技術方法、研究思路及學科發展。
新華社記者 李一博 攝
關于我們? 合作推廣? 聯系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互聯網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