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說 | 與陳卓館長一起走進天津博物館(二)
編者按:2020年,中國網文化頻道推出“學者說”精品欄目。在這里,每一位博物院的院長、博物館的館長都是主人公。他們將以最真摯的語氣,最精練的話語,帶領我們走進一座博物院、博物館,介紹他們心中最為特別的文物、藏品。就讓我們跟隨他們的腳步,穿越古今王朝,探尋中華魂魄,了解文物背后的傳奇,領略其無窮的魅力。
2018年6月1日,天津博物館迎來了其一百歲生日。 現在的天津博物館,無論是體現著先進理念的建筑外觀,還是重新架構的展覽陳列,無不散發著一座大型現代化博物館的新鮮氣息。 而新鮮的身影背后,是其長達100多年的歷史沉淀、輝煌足跡。
這座百年博物館,有太多耀世奇珍,讓人目不暇接、眼花繚亂。有什么寶貝,是我們絕對不容錯過的呢?
就讓我們一起跟隨陳卓館長的腳步,聆聽幾件特別的文物故事吧。
天津博物館館長陳卓
今日的主角,乃天津博物館的“鎮館之寶”之一,乾隆皇帝真愛之物,世間僅此一件的乾隆款琺瑯彩芍藥雉雞圖玉壺春瓶。
清 乾隆款琺瑯彩芍藥雉雞圖玉壺春瓶
大家好!我是天津博物館館長陳卓,今天我為大家介紹的是我館收藏的一件國寶級文物——清 乾隆款琺瑯彩芍藥雉雞圖玉壺春瓶。
清 乾隆款琺瑯彩芍藥雉雞圖玉壺春瓶
這件玉壺春瓶高16.3厘米,口徑4厘米,底徑5厘米,十分小巧,但它卻是乾隆皇帝真愛之物,世間僅此一件。全世界保存下來與這件類似的琺瑯彩瓷也僅有四件,其中兩件都在國外且有破損。天津博物館的這件清乾隆款琺瑯彩芍藥雉雞圖玉壺春瓶原是清宮舊藏,1924年,末代皇帝溥儀被趕出紫禁城時,將其私自攜帶出宮。1960年仲夏的一天,北京韻古齋文物商店工作人員孫會元與耿朝珍來到文管會,隨身攜帶的便是這件從天津軍醫世家潘芝翹手中購買的玉壺春瓶。天津文物鑒定專家云希正、韓慎先、顧得威幾位先生鑒定此瓶后,愛不釋手,積極推薦給市文化局領導,建議留購。最終,此瓶被天津文化部門高價收購,收藏于天津博物館。
清 乾隆款琺瑯彩芍藥雉雞圖玉壺春瓶
這件小小的瓶子何以能夠獲得乾隆皇帝的喜愛?先看看這件玉壺春瓶的獨特之處。此瓶小撇口,長頸,腹部下端豐滿,圈足。瓶胎質細膩,胎外輕薄,釉面瑩潤如玉,上用琺瑯彩繪畫。頸部用藍料彩繪上下兩組蕉葉紋,腹部琺瑯彩繪芍藥雉雞圖:兩只雌雄雉雞棲身于山石上,彼此相偎,作態親昵,周圍襯以芍藥花及秋季花草。構圖十分精美,芍藥雉雞寓意金雞富貴,有吉祥的含義。畫工精細入微,繪畫圖案取自清代宮廷畫家的手稿。空白處墨彩題詩:“青扶承露蕊,紅妥出闌枝。”引首朱文“春和”印,句尾白文“翠鋪”朱文“霞映”二方印。瓶底赭彩四字方款“乾隆年制”。此瓶集詩、書、畫、印于一身,有如一幅展開的畫卷,稱之國寶名副其實。
清 乾隆款琺瑯彩芍藥雉雞圖玉壺春瓶
說到這里,可能又有聽眾會問,為何琺瑯彩瓷流傳下來的如此之少?這與清代對燒造琺瑯彩瓷及其苛刻的規定有關。琺瑯彩瓷,是清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宮廷御用瓷,也是清代唯一特準在宮內燒造的瓷器,制作過程近乎苛刻。首先在景德鎮的御窯廠燒出幾百件白瓷薄胎的瓶體,從中挑選幾件造型完美的送入宮中,剩余的要全部砸毀,就地掩埋。進入宮廷后,再經過嚴格的制作與篩選,最后將幾件成品供皇帝挑選,皇帝從中選出一件或者兩件精品,剩余的也要全部砸毀,就連碎片也要就地掩埋,不準流落民間。偷藏、私藏琺瑯彩瓷在清代屬于“欺君”或者“謀逆”罪,因此流傳下來的琺瑯瓷器都是萬里挑一的精品。
——陳卓 天津博物館館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