賢者說︳張焯院長談云岡石窟(二)
近期,中國網文化頻道推出“賢者說”系列海報。在這里,每一位博物院的院長、博物館的館長都是主人公。他們將以最簡潔的話語,帶領我們走進一座博物院、博物館,了解其背后的故事,領略其無窮的魅力。
5月11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大同云岡石窟考察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工作。云岡石窟這座氣勢雄渾的千年寶庫,再次凝聚了海內外人們的目光。
云岡石窟的最大魅力是什么,張焯院長是這樣說的:“它是中國第一個規模巨大的石窟群,代表著公元5-6世紀佛教藝術的最高成就。它是東方石雕藝術的精魂,是中西文化共鑄的歷史豐碑,也是當之無愧的世界遺產。”
云岡石窟研究院院長張焯
關于云岡石窟,你還了解多少?在藝術風格上,它究竟經歷了怎樣的演變呢?
按石窟形制、造像內容和樣式發展,云岡石窟佛教藝術可分為早期、中期、晚期三個階段。
早期石窟
即今第16~20窟,亦稱為曇曜五窟。根據《魏書?釋老志》(卷114)記載:“和平初,師賢卒。曇曜代之,更名沙門統。初,曇曜于復法之明年,自中山被命赴京,值帝出,見于路,御馬前銜曜衣,時人以為馬識善人,帝后奉以師禮。曇曜白帝,於京城西武州塞,鑿山石壁,開窟五所,鐫建佛像各一,高者七十尺,次六十尺,雕飾奇偉,冠于一世。”文中記述的開窟五所,就是當時著名的高僧曇曜就選擇了鐘靈毓秀的武州山,開鑿了雄偉壯觀的曇曜五窟,揭開了云岡石窟開鑿的序幕。第16~20窟即帝王象征的曇曜五窟。平面為馬蹄形,穹隆頂,外壁滿雕千佛。主要造像為三世佛(過去、現在、未來),佛像高大,面相豐圓,高鼻深目,雙肩齊挺,顯示出一種勁健、渾厚、質樸的造像作風。其雕刻技藝繼承并發展了漢代的優秀傳統,吸收并融合了古印度犍陀羅、秣菟羅藝術的精華,創造出具有獨特的藝術風格。
第16窟正中主像釋迦像,立于蓮花座上
第17窟,主像是一尊菩薩裝的交腳彌勒,高15.6米
第18窟主像,一手撫胸一手垂地
中期石窟
即云岡石窟雕鑿的鼎盛階段,主要有第1、2窟,第5、6窟,第7、8窟,第9、10窟,第11、12、13窟以及未完工的第3窟。這一時期(471-494年),是北魏遷洛以前的孝文時期,是北魏最穩定、最興盛的時期,云岡石窟是集中了全國的優秀人才,以其國力為保證,進而雕鑿出更為繁華精美的云岡石窟大窟大像。到孝文帝遷都前,皇家經營的所有大窟大像均已完成,歷時40余年。中期洞窟平面多呈方形或長方形,有的洞窟雕中心塔柱,或具前后室,壁面布局上下重層,左右分段,窟頂多有平棊藻井。造像題材內容多樣化,突出了釋迦、彌勒佛的地位,流行釋迦、多寶二佛并坐像,出現了護法天神、伎樂天、供養人行列以及佛本行、本生、因緣和維摩詰故事等。佛像面相豐圓適中,特別是褒衣博帶式的佛像盛行,出現了許多新的題材和造像組合,側重于護法形象和各種裝飾。中期石窟也是積極于改革創新的時期,掀起了佛教石窟藝術中國化的過程。這多種因素的綜合,也就產生了所謂富麗堂皇的太和風格,主要特點是漢化趨勢發展迅速,石窟藝術中國化在這一時期起步并完成,這個時期即云岡中期石窟,它所呈現的內容繁復、雕飾精美的雕刻藝術特點大異于早期石窟,雕刻造型追求工整華麗,從洞窟形制到雕刻內容和風格均有明顯的漢化特征。
第5窟主像三世佛
第5窟內西側的立佛,略顯笑意,鼻直眉彎,雍容秀典
第6窟中央方形塔柱上的精美浮雕
第7窟窟頂都有62個飛天,8個蓮花圖案
第7窟后室內較為精美的雕像
第9窟后室北壁的釋迦主像
第9窟內造像,因后世施泥彩繪而異常絢麗
晚期石窟
北魏遷都洛陽后(494年),云岡石窟大規模的開鑿活動雖然停止了,但鑿窟造像之風在中下層階層蔓延起來,親貴、中下層官吏以及邑人信眾充分利用平城舊有的技藝在云岡開鑿了大量的中小型洞窟,這種小窟小龕的鐫建一直延續到孝明帝正光五年(524年),平城作為北都仍是北魏佛教要地。這時大窟減少,中、小型窟龕從東往西布滿崖面。主要分布在第20窟以西,還包括第4窟、14窟、15窟和11窟以西崖面上的小龕,約有200余座中小型洞窟。洞窟大多以單窟形式出現,不再成組。造像題材多為釋迦多寶或上為彌勒,下為釋迦。佛像和菩薩面形消瘦、長頸、肩窄且下削,這種造像為北魏晚期推行“漢化”改革,出現的一種清新典雅“秀骨清像”的藝術形象,成為北魏后期佛教造像顯著特點。這一特征和風格在龍門石窟北魏窟亦有表現,對中國石窟寺藝術的發展產生了深刻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