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河大橋 攝影 中國網記者 蘇向東
中國網7月26日訊 (記者 蘇向東)首屆北京文化論壇開幕式暨主論壇7月25日在京舉辦。論壇以“推動文化創新賦能美好生活”為年度主題。當天下午,北京文化論壇嘉賓來到北京城市副中心通州,實地了解大運河文化帶建設和城市副中心建設情況,先后到“三廟一塔”、大運河沿線和城市副中心三大公共文化設施進行觀摩。
北京通州因運河得名、因運河而興,北京城市副中心又依運河而建。作為世界上最古老的運河之一,京杭大運河展示著千年古都的歷史文化風貌和獨特城市魅力,也見證著北京如何傳承保護好歷史文化遺產這張金名片。
運河風光 攝影 中國網記者 蘇向東
流淌了兩千年的大運河,對現代化的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設究竟有哪些意義?
北京文化論壇嘉賓、大運河文化的研究者和守護者,北京聯合大學北京學研究所教授陳喜波在接受中國網記者專訪時表示,古代大運河孕育了通州,也孕育了北京城市的繁榮發展。今天來講,運河對于北京城市副中心的重要性不僅僅體現在文化上的歷史積淀,和現實當中的生態環保作用,它還有一個激活當代人們生活的文旅休閑作用。大運河未來將是兩岸民生的一個重要保障。此外,大運河對于新時代的北京還具有重要的經濟價值。
陳喜波說:“要把大運河水路充分利用起來。”他建議利用從通州到北京的大運河通惠河段開通水上公交,開辟快艇專線,緩解目前北京早高峰的交通擁堵狀況。同時可以開通水上快遞業務,又可旅游觀光。”為此,陳喜波專門制定方案進行了論證。他認為北京已具備基本條件。特別是今年6月,北運河(京冀段)全線62公里實現游船通航,京津冀協同發展邁出重要一步,為開通水上交通奠定了基礎。
“船閘技術都不是問題,現在的問題主要是觀念,大家現在已經習慣于不用水運了,一想到水運就是旅游。其實水運快艇不比公交慢,而且水運污染能耗低,綜合成本也很低。”
運河風光 攝影 中國網記者 蘇向東
關于我們? 合作推廣? 聯系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互聯網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