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04-07 15:17:27
來源:中國文化報
責編:宋柏霖
陶瓷是陶器與瓷器的統稱。作為中國古代偉大的發明之一,陶瓷是富有民族特色的日用工藝品,質高形美,具有高度的藝術價值。陶瓷是中國走向世界的一張亮麗名片,本版聚焦如何發展陶瓷產業、豐富陶瓷文化、講好陶瓷故事,讓陶瓷藝術在新時代不斷煥發新的光芒。
黑釉瓷:
紫玉甌心雪濤起
史春月
我國是瓷器的故鄉,自商代原始瓷開始燒制以來,瓷器的歷史已綿延3000多年,但是直到東漢,才完成了由原始瓷到真正意義瓷器的過渡。在五彩斑斕的瓷器品類中,黑釉瓷產生很早,一度風光無兩,很快又走向衰落。盡管其釉色素凈單調,卻不失為瓷器史上不可或缺的一章。
大量考古資料表明,黑釉瓷器與青瓷一樣,早在東漢時期就已經出現,漢代瓷窯基本以青瓷為主,黑瓷較少。黑瓷與青瓷一樣,都是以鐵為主要著色劑,生產工藝基本相同,其區別在于釉料中鐵的含量。據化學分析,含鐵量在3%以下燒成青瓷,在4%至9%之間或以上燒成黑釉瓷。當時黑釉瓷器主要是生活用器,且以大型容器為主,比如壺、罍、罐或深腹罐、缸、水井等產品。相較于胎質細膩的青瓷,黑瓷的瓷胎一般較為粗糙,表明其大多作為實用器存在。
經過近千年的發展演變,唐代流行的把茶投入茶鍑煮制的“煎茶”,逐漸被宋人點茶之法所取代。飲茶方式的改變直接影響了茶器的變化,唐代的煎茶,所選茶具皆為類玉類冰的青瓷、白瓷,而宋代點茶泛起的白色茶湯在黑釉盞里能更好呈現,尤其斗茶、分茶的流行,使得“辨茶色”更是以黑色茶具為最佳,由是黑釉瓷的燒造也迎來了其全盛時期。與點茶流程相適應,宋代茶盞的形制也不同于前朝,多為大敞口、斜直腹、小圈足,如“斗笠”狀,宋代文獻中稱之為甌。大敞口可以使茶末有一定的懸浮空間,斜直腹可以使茶末在被擊拂時均勻順暢,并能迅速上浮,小圈足則方便沉淀渣滓。
這種黑釉茶盞以福建建窯為上,由于帝王的好尚,上行下效,不僅促使建窯黑盞大量生產,其他地方的瓷窯也開始大量燒造黑釉茶器。黑釉瓷器的釉色,因其在窯爐內火候與氛圍的微妙變化,呈色又有不同,比如烏亮漆黑的烏金釉、發色或黃或紅的黑褐色釉,以及建窯典型的天青釉,學界稱其為藍黑色釉,即典籍中記載的“紫甌”或“紫盞”。宋代詩詞《一斛珠》中“紫玉甌圓,淺浪泛春雪”,蘇軾《游惠山》中“明窗傾紫盞,色味兩奇絕”,以及本文引用范仲淹《和章岷從事斗茶歌》“紫玉甌心雪濤起”句中所指,皆為黑釉茶盞。
宋建窯黑釉兔毫瓷盞。上圖為正視圖,下圖為俯視圖。
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供圖
隨著燒造工藝的愈發成熟,窯工通過改變釉藥比例、窯爐的火候和氣氛,使得單調的黑色產生豐富的窯變斑紋,如黃棕色或鐵銹色的狀如兔毫的流紋,即廣受追捧的兔毫紋,宋徽宗趙佶就親自撰寫《大觀茶論》,言“盞色貴青黑,玉毫條達者為上”;其他還有泛銀灰金屬光澤的油滴釉、釉面呈現鷓鴣羽毛花紋樣的鷓鴣斑紋、黑黃交織的玳瑁釉等。
除釉色自身的變化,匠人還給黑釉瓷加以裝飾,比如吉州窯開創的剪紙貼花工藝,把民間喜聞樂見的剪紙成功移植到黑釉瓷上,從而賦予黑釉瓷以別致的藝術美。這種工藝的技法是把剪好的圖案貼合于器物瓷胎,施以黑釉,后把剪紙去除,再施透明釉入窯燒造。又比如樹葉紋,將樹葉經過處理,沾釉貼于盞內燒成,既有自然之美,又體現了窯工的高超技藝。此外還有彩繪紋、剔釉填繪等裝飾技法。宋代黑釉瓷的裝飾風格多變,構思新穎,在宋代眾多瓷器種類中獨樹一幟。
隨著宋代黑釉茶盞的盛行,川渝地區的黑釉瓷器在宋代也得到了迅猛發展,20世紀50年代以來,在歷次文物普查中,文物工作者先后在四川廣元、崇州、成都、郫縣、都江堰、彭州,以及重慶涂山窯、巴南姜家鎮等地發現大量黑釉瓷器,其中重慶涂山窯和四川廣元窯成就最高,產品眾多,以生活用器為主,茶器涵蓋了黑釉盞、茶托、注子、執壺、瓶等器物。
重慶地區黑釉瓷窯以涂山窯為代表,包括清溪窯、合州窯、昌州窯以及涪陵藺市窯在內的5處窯廠。涂山窯是宋元時期重慶規模最大的一處民間窯址,分布范圍廣,窯廠數量多,窯爐形制多樣,出土器物豐富。受當地物產條件和地理位置影響,北宋末南宋初涂山窯迅速崛起,當地不僅煤炭、瓷土、水資源豐富,而且長江、嘉陵江在此交匯,水路交通便利,碼頭林立,方便運輸和銷售。這一地理特點也使得川渝地區無論是重慶涂山窯或是四川廣元窯,其瓷器燒制都受到其他瓷窯影響,比如建窯的兔毫釉、吉州窯的剪紙貼花、耀州窯的刻劃紋等都被借鑒到當地的瓷器產品。而涂山窯自身瓷胎多呈灰白色,不施化妝土的特點也依舊保留,尤以輻射狀菊花瓣紋裝飾為其鮮明特色。
陳寅恪先生曾謂:“華夏民族之文化,歷數千載之演進,造極于趙宋之世。”就是在這樣一個繼唐之后華夏文明高度發展的時代里,我國的茶文化盛極一時,陶瓷藝術也發展到一個高峰時期。黑釉瓷盡管創燒較早,但是一直滯后于青白瓷,直到宋代才真正盛行,到南宋時期發展成獨具一格的瓷器珍品。
隨著宋朝的滅亡,元朝崇尚的卵白釉和青花瓷登場,建窯失去了其貢瓷的地位。隨著飲茶習慣的改變,黑釉瓷器逐漸走向衰落。盡管如此,黑釉瓷器是古代陶瓷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有著深厚的歷史文化價值,可以讓人們更好地了解中國陶瓷文化。
(作者系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館員)
穿越千年 永綻華彩
——江南有座吉州窯
郭婷婷
吉州窯位于江西省吉安市吉安縣永和鎮,是我國古代江南地區一座綜合性窯場。可以從瓷韻、瓷魂、瓷光、瓷器四個維度認識吉州窯。
吉安縣吉州窯景區
作者供圖
瓷韻千年
尋一方山水,遇千年古鎮。每當朝陽穿過塵埃,照亮吉州窯24個窯包,來自宋朝的色彩便蘇醒了。
吉州窯是我國古代一座極負盛名的綜合性窯場,創燒于晚唐,興于五代、北宋,極盛于南宋,距今已有1200多年歷史。吉州窯產品豐富,尤以黑釉瓷和彩繪瓷最負盛名。“木葉天目”“剪紙貼花”“窯變釉紋”等特色產品匠心獨具,器走天下,為世界各大博物館所珍藏。吉州窯先后榮獲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國家特色小鎮、國家工業遺產、全國中小學研學基地等國字招牌。
瓷魂木葉
行一段旅程,尋一處匠心。千年的時光中,泥土在烈火里重生,陶和瓷從此雋永,古人用樸素的方式,創造出瓷的萬千氣象。一葉本知秋,落葉當歸根。可在吉州窯東昌井邊,宋朝那片飄零的樹葉卻以玄妙的身姿如化石般融入陶瓷,以1200多度的淬煉,達成與瓷的浪漫結合,成就絕世無雙的驚鴻一瞥。
吉州窯木葉紋盞
作者供圖
山中采葉,機上練泥,水里制坯,火中施釉,吉州窯用一只木葉盞傳遞著博大精深的五行哲學,平平無奇的葉,卻因沐浴了吉州窯火,而深深扎進了歷史的根系中,綻放出夢幻般的絢麗。“生而長大,美好無雙”,每個木葉盞都注解著獨一無二的東方禪意。
瓷光溢彩
以微豪詮釋盛大,本著堅定文化自覺與自信,吉安縣用廬陵文化之筆,描繪著吉州窯的復興之路。傳承不息,創新不止,斷燒600多年的龍窯成功復燒,翻開了吉州窯“對話世界”的新篇章。經過10多年的發展,吉州窯堅持開放合作、創新發展理念,積極開發了金銀包邊、大漆裝飾、敦煌剪紙等器型多樣、風格各異的新工藝新產品,陶瓷產業正走向精品化、定制化、品牌化。千年古窯正煥發新的活力和生機。
吉州窯剪紙貼花
作者供圖
瓷器新聲
逛今日古鎮,聽瓷器新聲。這里迎回了多名陶瓷大師和非遺匠人,建成了吉州窯遺址公園、吉州窯博物館、丹砂渡古碼頭;保護修繕了本覺寺塔、清都觀、茅庵嶺龍窯遺址群等一大批歷史文化古跡,遺失在時光深處的文明碎片被一一拾取、完整展示。重燃千年窯火,重鑄古鎮輝煌,這里建設了3000畝吉州窯陶瓷文化產業園,打造國際柴燒基地和宋代美學小鎮,讓吉州窯在古今交融中煥發新姿。
千年古窯今猶在,宋瓷明珠天下曉。吉州窯將與大家共同攜手,繼續譜寫陶瓷文化傳承發展新篇章,讓千年吉州窯火在新時代煥發更加璀璨奪目的光彩。
(作者系江西省吉安縣副縣長)
古老紫砂滿春色
劉忠全
紫砂陶是我國傳統陶瓷工業中的一個珍貴的品種。紫砂陶有壺、瓶、盆、鼎、文房雅玩、假山石景、人物雕塑等,有千種以上。因為它造型獨特,不少器物上又有精美的書畫雕刻,深為人們所喜愛;特別是其中的紫砂壺,因其“泡茶不走味,貯茶不變質,盛暑不易餿”,是理想的注茶器,早已聞名中外。
紫砂陶為我國所獨有,主要產在我國的陶都——江蘇宜興縣丁蜀鎮。這里因為原料豐富,又有松枝、硬柴和優質煤炭作燃料,加以多條河流交匯于此,運輸方便,經過歷代勞動人民的努力,成為我國著名的陶瓷之鄉。
紫砂陶的原料是一種深藏在“甲泥”之中的“紫砂泥”,又稱“泥中泥”“巖中巖”。用這種泥料制成各種陶坯,經過晾曬,再放進窯內煅燒,即成紫砂陶器。紫砂泥是朱砂泥、紫泥和團山泥的總稱,有朱、紫、米黃3種顏色,燒制時溫度稍有交叉變化,產品的色澤就會變化,呈現出紫銅、海棠紅、栗色、朱砂紫、葵黃、墨綠、鐵青、棕黑等各種顏色,絢麗多彩。
工藝紫砂壺
黃 卓 攝
紫砂陶有特殊的實用價值,又是精美的藝術品,歷來受人稱頌,有人稱它是“名器名陶,天下無類”。明清兩代更有專著加以介紹,特別稱道其中的紫砂壺,所謂“茗注(泡茶之器)莫妙于砂,壺之精者又莫過于陽羨(宜興古有陽羨之稱)”“壺必言宜興陶,‘較茶’(品茶)必用宜壺”,對宜興紫砂陶稱頌備至。為什么紫砂陶有這樣的特性呢?近年來通過科學分析知道,紫砂泥料具有特殊的性能,紫砂陶土本身有著較多天然細分散的熔劑,經過合理溫度的燒結,其產品有很高的致密度。同時,紫砂陶器里外都不涂玻璃層“釉”,能保持低微的吸水率,有一定的透水性。這就是它成為絕好的注茶工具的原因。
據歷史記載,宜興的紫砂陶在宋代已經開始燒制,元代又有新的發展,到了明代則已相當繁榮。歷史上有名的紫砂藝人供春(又稱龔春),就是明代正德、嘉靖年間人。他出身于勞動人民,做過進士吳頤山的家僮,隨吳讀書于宜興金沙寺時,曾向老和尚學習制壺方法,制成樹癭式的壺(樹癭即樹瘤)。后來供春就專門從事制紫砂壺工作,創制出許多精美的作品。有人稱頌供春壺“如古金鐵,敦龐周正”,又有人說“供春小壺一具,用之數十年,值金一笏”,“供春壺”成為史書記載的第一批紫砂稀世珍品。供春之后,又出現董翰、趙梁、元暢、時朋制壺四大名家。其中時朋之子時大彬對紫砂的泥色、形制、技法、銘刻等更有相當研究,他的作品有“千奇萬狀信手出,巧奪坡詩百態新”的稱譽。到了清代則有陳鳴遠、邵大亨等頗負盛名。邵大亨是道光、咸豐年間人,他所制作的紫砂壺,無論素靜光貨,或者浮雕花貨,都有獨到之處:素靜者輪廓端正,氣韻流暢,造型豐腴;浮雕者形象逼真,工整完美,技藝精妙,圖案格律謹嚴。如“魚化龍”“一捆竹”“風卷葵”等壺,精美絕倫,達到紫砂工藝前所未有的高峰。因此,后來仿效他的工藝技法者頗多。
抗日戰爭時期,宜興的紫砂工藝受到嚴重摧殘,面臨人散藝衰的境地。新中國成立后,古老的紫砂工藝得到新生,老藝人精神振奮,中年藝人繼往開來,現在,青少年藝徒也初露頭角,使紫砂工藝又得到長足的發展。紫砂產品不僅暢銷國內,而且遠銷多個國家和地區,參加過多次國際性博覽會,頗得好評。
古老的宜興紫砂正滿園春色,開放出鮮艷的花朵,為祖國建設增添新的異彩。
鮮為人知的火照
周隼
什么是火照?火照又叫“試片”,也有稱之為“照子”的,是燒制瓷器時用來測定窯內溫度、觀察瓷器燒制進度的窯具。火照上平下尖,大體呈Ⅴ形。下部尖端插入滿砂粒的匣缽內,匣缽放于窯膛中。在燒窯時,火照會被放置在觀火孔附近,在觀火孔里可以看到。當窯工測定窯內溫度時,用長鉤伸入觀火孔,將火照從匣體里鉤出,根據火照的燒制情況,可以掌握窯內的溫度和瓷器燒成情況。火照上端有圓孔,每燒一窯要驗火照數次,每驗一次,就鉤出一個火照。火照都上半截釉,只能使用一次。
火照
作者供圖
為什么需要火照?瓷器是火與土的藝術,為中國人大智、大悟、大巧、大美的智慧結晶,要經過多次試驗,以燒毀無數瓷器作為代價,最后才能得成一件上好的瓷器。在沒有儀器可以精確測控溫度變化的古代,是如何掌握窯內溫度和氣氛變化的?這就不得不提窯工中的一個職位——把樁師傅,把樁是柴窯燒成過程的總負責人,把樁的一項重要職責是觀察火焰,判斷溫度。燒煉業有“三年出一個狀元,十年出一個把樁師傅”的說法。這個跟老中醫的道理非常類似,靠的就是看火工老師傅的眼力和經驗,現在的把樁師傅就很少了,因為把樁不僅是個苦活累活,而且還得長時間積累經驗,年輕人沒有長期的摸索積累是做不來的,如今年輕人大都不愿意干,基本是一代一代家傳下去。能夠勝任燒窯的工匠技術人才不多,瓷窯和瓷器業的發展也因此受到局限。所以,在數千年的持續發展過程中,我國古代人民創造發明了許多燒造瓷器的先進工藝技術與科學方法,他們用智慧發明了一樣觀察窯火溫度的東西,這就是“火照”,它是中國古代制瓷業中使用的一種測溫工具,一窯的變化,都寄托在小小的火照上。
火照出現于唐代中晚期,為瓷器的順利出爐做出了巨大貢獻,在唐以后的制瓷手工業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宋窯的火照是利用碗坯改做的,因火照坯片是由瓷器坯體做成的,又與其同置于一處窯位,故當火照坯片、孔內斷面已瓷化、燒熟,則表明滿窯皆成,可立即停火。
1980年,景德鎮市考古所在景德鎮市中山南路紅光瓷廠院內的落馬橋遺址,離地面1.7米處,進行搶救性發掘時發現3枚元青花火照,火照上書寫著“黃”“頭青”“戴采”“吳”等字,這一下揭開了火照存在的現實,也拉開的火照研究的序幕。
照子是試驗用具的一個統稱,試火的火照是照子的一種,試釉的可以叫釉照,試泥的可以稱為泥照,還有試驗窯位的、試驗濃淡的、試驗品種變化的……凡是需要下次燒造的產品,都需要提前進行試驗性燒制,這就是照子的功能。
元青花在歷史文獻中沒有記載,它是怎樣創燒成功的?說法不一。照子的發現是一個新突破。每一枚青花火照之上,都使用色彩深淺不一的青花,書寫著不規則的各種文字和符號。每一枚火照上的文字和符號,都代表著窯工們的一個用意,通過對文字和符號解讀,不難看出窯工們在使用什么樣的手段試燒釉下彩產品。
火照作為燒窯過程中的參照物,它承載著瓷器匠人太多期許。火照成,瓷器便成。它們像是古代軍營中的死士,一生只有一瞬璀璨,卻毫無保留地展示著爐內瞬息的變化。十幾枚火照漸次鉤出,800攝氏度至1300攝氏度之間會呈現出不同的顏色。即使在燒瓷技術極度成熟的今天,這項技術仍被許多民窯所采用。
在人類文明漫長發展的歷程中,一代代的古代匠人用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推動著文明的發展。火照雖小,作用甚大。如今,它逐漸退出了歷史舞臺,但火照承載著勞動人民的智慧,帶著穿越時間的力量,永遠留在中國乃至世界的陶瓷史上。
關于我們|外宣服務和廣告服務|人才招聘|聯系我們|公告|聲明|友情鏈接
中國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自律公約|網絡110報警服務|12321垃圾信息舉報中心|總機:(86-10)88828000|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88828271 舉報流程
京 ICP 證 040089 號-1|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 號|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7341
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5123|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京(2022)0000028
版權所有 中國互聯網新聞中心Copyright ? China.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